當沈鋒登場時,居然有解說員還在談論沈鋒的年齡,征戰國家隊賽事需要適應。
也許是在為他減壓,不希望把他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提前給他找好臺階下。
沈鋒卻登場後積極來到左邊鋒位置上,一路小跑過去時對身旁的人指指點點。
他路過鄭志的時候對對方大聲道:“多注意我的位置!”
然後又對左邊後衛孫翔打手勢,讓對方加強進攻侵略性。
大家都不知道這是不是主教練換上沈鋒時的戰術要求。
但又有什麼所謂呢?
杜伊科維奇和福拉多共同帶領國家隊,實際上已經讓這支球隊在內部分裂。
原因也很簡單,兩人的用人標準不同,喜好不同。
自然而然,杜伊科維奇喜歡用的人就向他靠攏,他不用的球員就站在了他的對立面。
福拉多同理。
外界曝光中國隊上一輪比賽前的群毆,背後有一定因素折射出的便是這種分裂。
全是球員自己造成的嗎?
沈鋒迅速進入比賽狀態,在前場展開積極反搶。
當他能狂奔超過40碼完成一次對對手進攻的破壞之時,他卻發現另外兩名前鋒韓朋和朱廷只回追了20碼。
時間緊,任務重。
現在只能硬拼。
況且他也狀態保持不錯。
自從荷甲聯賽結束之後,老老實實上學,過著很有規律的日子,即便想要放縱,日程也不允許。
中國隊的進攻打得明顯很古板。
前鋒是前鋒,中場是中場。
既沒有頻繁的穿插跑動,也沒有出其不意的換位。
彷彿每個人都認死理。
打後腰的就待在前腰身後,打邊鋒的就死抱著邊。
不能對隊友要求太高。
也就周海彬還有點兒活力,比分落後的情況下,鄭志也只是位置稍微前壓。
今年年初世預賽中邵佳逸搶點球飛點之後便再也沒有入選過國家隊。
現實永遠比想象中更殘酷。
沈鋒跑位積極,自然能讓隊友更好地把球傳到腳下。
當他在比賽69分鐘時完成一腳禁區外的遠射打飛之後,伊拉克立即加強了禁區前的防守。
沈鋒接連走邊路強突下底,亞洲戰場,不需要多麼花裡胡哨的技術,更簡潔的爆發力提速最為實用。
沈鋒4分鐘內連續兩腳左路傳中送到禁區內,韓朋和朱廷菜的摳腳。
彷彿在對抗中都顯得骨頭很軟!
伊拉克又轉移防守重心到了邊路。
沈鋒登場後的衝擊力一目瞭然。
肯定不是他在荷甲最高光時刻的戰鬥力,但在今天這場比賽中卻足以閃耀。
比賽臨近75分鐘時,沈鋒看到孫翔助攻上來,他果斷盤帶回撤,孫翔好歹也是混過歐洲戰場的人,自然堅定不移地繼續跑位下底。
沈鋒腳後跟將球回敲向底線方向。
成功將球送到孫翔跑位線路上,後者起腳傳中。
結果足球在門前還是被擋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