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個攪拌機,每個一次就能出產三方的砂漿,也就是一次能運送將近一百二十方的砂漿上去,單純柱子的話,基本上一次就能完成一根柱子。
比起柱子來,圈樑和角梁以及關鍵部位用到的砂漿就要多很多。所以每出貨一次,基本上也就是一尺的高度。
一天下來,從天亮到天黑,大概也就是能完成一丈的澆築。
高強度的工作,即便是翻車會有人替換也都是累的一身汗。
至於說其他人,即使不用一直要幹活,但是一趟一趟的也很累。劉青知道人們辛苦,專門準備了大量的酸梅汁和茶湯等等,點心也糕餅也是無限量供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要是吃的供不上,能量不夠,那肯定不行。
第一天平安無事,第二天也就習慣了,兩天時間,眼看著建築從無到有,從一點點變成兩丈高的建築,那對人的刺激絕對是前無古人。
來參加的人都算是相對錶現好的工人,但是比較起此前修建階梯教室的那些,還是差了點。
那些人磨合的時間更久,也不會出多少問題。
事實證明,很多時候,越是像要加快速度,就越會碰上問題。
就在第四天,劉青也就來的晚一點,事故就發生了。
五六丈高的腳手架,在第一批車上去的時候就塌了!
當即有十幾車人掉了下去!
他趕到現場的後,那裡已經亂成一團。
方書安聞言,也趕到現場,突然出現垮塌的事情,那是巨大的安全事故。
他一臉冰冷,一聲不發的在現場檢視。
“書安,你小心點,那裡還有安全隱患。”張田餘拉著方書安,不想讓他進入現場。
“不想我進去,你們就告訴我事故的原因是什麼。現在,有人能告訴我麼?”
他很生氣,卻不知道該向誰發火。看上去是直接責任人的問題,但是主要的責任也在他自己。是他將澆築的手段帶到大明,但是啊,並沒有將那些先進的工程管理經驗帶回來。
高空作業,尤其是在高空還有重物的集中作業,本就容易出危險的事情,當初沒有搞好安全措施,安全生產教育也沒有到位。
要是早點將那些意識關注到位,根本就不會發生類似的意外。
事情的調查結果出來的很快,原因還顯而易見,並不是任何地方的質量問題。
不管是腳手架本身或者是其他部件,都沒有明確的缺陷。
最後倒塌的原因,不是因為損壞,而是產生了共振!
在沒有普遍物理知識的大明,想要給人們講解這樣初級物理知識都無法辦到。
事發時候,人們一起上的龍門架,又一起到了作業面。
為了要有氣勢,空中作業的指揮讓人們一起出發。這就是要命的地方了,因為頭天傍晚剛剛將作業面加上來。所以腳下才的是一層全新的腳手架。
而隨著整個腳手架的加高,本身的固有頻率便產生變化。
再加上人們喊著口號,幾乎整齊劃一的開始推車。
於是乎,悲劇也就發生了,隨著人們邁步的力道整齊劃一,漸漸引起整個腳手架的震動,在到達一定頻率之後,甚至整個架子都要跳舞的感覺。
最後,隨著人們意識到時候,已經晚了。
轟隆隆聲響,少半腳手架直接垮塌。
經過搶救,傷亡一人,重傷六人,還有十幾個輕傷。
劉青站在方書安面前,不知道該怎麼說。張田餘看著也是著急,好不容易讓劉青挑大樑,誰知道就發生這樣的事情。
以後的事情怎麼辦,還能不能由他繼續指揮,那些都是問題。
“書安,咱們找找問題,重頭再來就是。都到了現在的程度,澆築的事情不能停啊。”張田餘看見兩個人都不說話,最後還是他出言打破沉默。
“不,該停還是要停,既然出了事故,我們就應該發現其中的問題,趕緊解決掉。如果是帶病作業,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