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將軍辛苦,放心吧,交給我們安置,定然能讓軍戶們過上好日子,不用再這般清苦。”崔景榮代表兵部,也代表朝廷說出了計劃。
既然萬里迢迢的將軍戶們拖家帶口的遷過來,自然要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你就是方小子吧,真是人中龍鳳,家兄沒有少誇你。”輪到方書安,鄧顯武露出笑容,一拳打在方書安胸口,這樣的見面方式,要比那些假惺惺的客氣要親密的多。
“鄧將軍笑話了,正是區區在下。”方書安還是客客氣氣的行禮道。
“唉,太客氣就過於客套和假惺惺了,你的身份地位,可比一般的年輕人要厲害的多,放眼大明,有誰不知道年輕一輩當中有個不世出的人才,就是大名鼎鼎的方書安你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作為武將,鄧顯武夸人不會像文官那樣浮誇,有啥說啥,絕對是真心實意的誇獎。
“好了,先不要互相吹捧,咱們先安頓下來人馬,來日方長,回頭慢慢敘舊。”劉綎看著他們說個不停,也不知道要寒暄何時。
不過方書安有些問題,便說道,“將軍,小子有個問題,不吐不快,不知可否?”
“你呀,客氣個什麼,有話儘管說!”鄧顯武大方的很,什麼都不打算隱瞞似的。
“為何西南的衛所軍裡,都是婦孺,怎麼就沒見過老人呢?”
他這一說完,幾個人一愣,尤其是鄧顯武,眼神明顯暗淡下來。
“唉,想不到你這小子,總算是看出來了,也不枉費他們一番心意……”
衛所軍世代軍戶,流傳兩百年的衛所軍隊,不可能沒老人家。
就算是年紀太大的行動不便,有些年紀差不多的,總能跟著隊伍一起到來。
眼下,莫說是老人家了,就是中年人都不多,這樣的狀態有些異常,根本就不是應該出現的情況。
“實不相瞞啊,老人家都不想來,他們知道自己什麼都幹不了,過來的話只能是拖後腿,造成負擔,所以都選擇留在本地……”
劉綎和崔景榮多少猜到一些,聽聞他說完,都是隱忍不住。
多好的老軍戶,他們知道自己會造成負擔,竟然做出了不隨家人一起背上的決定,這需要多的勇氣啊!
“將來有機會,把老人接出來吧,他們會過上好日子的。”劉綎說到。
“既然都能過上好日子,這些崽子們肯定會送錢財回去,那出來與否。便不再那麼重要。”老人家們選擇留下,就已經想好了結果。
他們不少人已經一把年紀,真要出來一次,能不能頂的住還兩說。
再者說,調令裡也說,出來的軍隊會轉為專業的建築工隊伍。
雖然他們無法理解建築工幹什麼,但是提到過會輾轉東西南北,那樣還是會四處飄零,不如就在老地方,不耽誤年輕一輩。
老人們能做出這樣的犧牲,方書安是由衷的感動。
“您放心吧,鄧將軍,建築工會是個很掙錢的行業,比一般種田的收入要高得多,只要大家願意,錢是掙不完的。”
先不管京城存在很多需要翻修的建築,就是以後打算大規模開展的修路和治理黃河等專案,都有大量的用工需求。
雖然他們此次出來帶著的人手不少,足足幾萬人,即便當中只有一半能勞動,也是建築隊伍的基礎。
只要將那些沒有長處的災民們一起混合進來,揉沙子,就能形成很好的隊伍。
幾萬人看著嚇人,分出一半的勞動力來說,再散下去,也看不出什麼來。
“城西空出來大片的臨時營地,此時應搭建好了臨時居所,等到修整兩日,習慣之後,咱們就去施工的地方邊看邊學,等上半個月熟悉以後,回來一部分人把住處修好。以後啊,那裡就是他們的家了。”
崔景榮和鄧顯武說著已經制定好的計劃,幾萬人的定居點,不是小數目。讓他們直接住進城裡,太不現實,那裡沒有多餘的土地,購買價格要高不少。
再者說,如果朝廷將他們安置進城裡,以後再有類似的事情,都要比照著來,哪裡有那麼多銀子用來安置工人?
也就是在西邊找些空地,圈起來修建定居點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