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方書安的招呼,太監們抬上了一筐棉花,方書安將棉花取出來,向泰昌和各位大人們展示,確保他們看見的原料沒有錯。
棉花看完之後,剩下的就是粗處理環節,取出毛髮雜物等等。
隨後,是比較重要的環節,就是梳棉。
棉花在經過初步的處理之後,仍舊不能直接上紡紗機。這也就是新工藝和老式工藝的顯著區別之一。
因為棉花纖維目前呈現鬆散棉塊、棉束狀態,並仍舊含有不少雜質。
當然,已經不是大的雜質顆粒等等,多數為細小、粘附性較強的纖維性雜質,例如棉籽表皮,棉花結等等。
這些如果帶入下一環節,勢必將影響到成品的光潔度。所以必需將纖維束徹底分解成單根纖維,清除殘留在其中的細小雜質。
如此一來,使各成份纖維在單纖維狀態下充分混和,製成均勻的棉條以滿足後道工序的要求。
大臣們誰會見識過如此精妙的環節,將那些毫無規則可言的棉塊放進機器之後,經過處理,展現出光潔均勻的棉條。
這是什麼樣的奇思妙想?
精梳之後才是紡紗,這也是方書安機器先進的地方,他一機數錠的工作效率,遠遠高於此前的方法。
“這就是新式紡紗機?真是好用啊。”
“誰說不是,我小時候曾經見過家裡用的紡織機,那根本就不是一個水準。”
“對啊,這樣的機器才叫紡紗機,百姓用的那個,充其量就是個大玩意。”
官員們不少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小時候見過家用的原始紡紗機,雖然那些東西已經讓人驚為天人,但是在方書安的機器面前,餘者都是小道伎倆。
隨著紡紗機的運轉,一條條棉線也成型了。方書安將帶來的棉線和現場紡出來的線給圍觀的官員們看,大家都是歎服不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是要怎樣的天才才能想出來的解決方案?
隨後的織布環節,人們就更加好奇,飛梭織機的使用,徹底打消了眾人的疑慮。也難怪方書安他們弄的羊毛布能賺錢。
多錠紗機和飛梭織機的使用,出布效率提高了七八倍,那樣的效率,成本大幅度降低之下,怎麼可能不賺錢?
只降低成本也只是一個環節,關鍵是成品要比手工織布好上不知道幾倍。
經過一系列前處理和生產出來的棉布,根本就沒有傳統粗棉布上邊的繩結或者是雜物等東西貼敷在身上的感覺,遠不是其他材質能比。
一番演示,人們明白,方書安真的能大規模解決棉花的加工問題。
至於精梳棉布的手感,那是真的好!
方書安看著人們交頭接耳的樣子,心裡開懷一笑,此番行動,固然有著打消官員們的想法在其中,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此前人們對新式機械的效率沒有直觀的感受,現在看見科技帶來的巨大進步,他們想要輕視科學的力量都會想想,當初不過是見證過一些小事情,和目睹一整條流水作業的直觀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
方書安的行為,讓官員們打消了顧慮,剩下的就是決定,應該以什麼樣的形式選擇什麼時間來出兵。
如果西北都是能賺錢的地方,那麼沒有理由不拿下來!
開疆拓土的功勞,自古以來就是士大夫們的最高願望。撈錢之類,只是小事情,除非撈成鉅貪,不然沒有可能留下名字。
開疆拓土可是一定會記錄青史。
事情還沒有討論出個結果,另一件事倒是先開始。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