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黨眼看著清流們在出頭,繼續裝作什麼都沒發生,先看看兩邊的區別。
其實他們知道,李汝華留下這筆錢,肯定是要修建三大殿!
如果事情成功,內閣的功績又會多一分。
作為現任內閣的死敵,東林黨人肯定不會看著他們成功。
直到現在沒出手,就是因為找不到機會。
他們早就計算好,打蛇七寸,只要李汝華露出七寸,東林黨人們便會蜂擁而上,不死也要讓內閣扒層皮!
“陛下,萬萬使不得啊,朝廷現在有銀錢不假,但是事情可不能如此辦理。今日給災民重建房屋,那麼下次有類似的情況怎麼辦?
甚至往更壞的地方想,如果說有些窮人,因為自己家裡住的房子破爛,想要換上新的,他放一把火,燒掉整個街區怎麼辦?人不患貧而患不均,正是此理!以臣之見,還是不要重建為妙,讓百姓們自己想辦法!”
李汝華的觀點,正是處理事情的常規做法。
歷史上,還真沒有哪個皇帝,幫著災民完全重建,再好吃好喝一樣不落,全部供給。
“此一時彼一時也,今日國朝府庫充盈,正是彰顯我大明胸懷的時機。
古有千金買馬骨,今日不是同樣的道理?若是海內聽聞大明對待百姓,無不稱讚我為禮儀之邦,倒是敬仰之下,威加海內尤其是空言?再者,人之初性本善,百姓怎麼會那樣做?李大人怕是搪塞世人吧,留下的錢,不知道要幹什麼!怎麼,你敢不敢說出去?”
聽聞此言,李汝華瘋了,這話誰敢說出去?讓災民知道,恐怕要直接衝到他家裡,誰都攔不住的那種。
真是一幫糊塗蛋!
“難道說,按照李大人的意思,是不管災民們重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有人說道。
“我何時說不管?休得曲解我的意思。”
李汝華冷眼一瞪,知道這幫人要出么蛾子了。
“怎麼,難道李大人說的意思,不是不管麼?戶部沒錢的時候,不管也就不管,現在有錢也不管,這是朝廷的態度,就不怕災民們鬧事?”
李汝華不認識此人是誰,看官服,官職不高。
但是說話的語氣,妥妥清流無疑。
“當然要管,管也要有限度!你敢保證,現在手把手幫著災民們修建好房子,安排他們住進去,再安排好吃喝,會沒有其他事情?我來問你,真要是有人效仿,你怎麼辦?”
“人之初,性本善,百姓又不是刁民,誰會和你說的那般無賴!”
李汝華無奈了,這特麼的是沒有遭受現實的毒打啊!
看的出來,眼前人應當是個翰林或者是類似的官員,沒有在基層工作過。
但凡是當過知縣或者縣丞之人,絕對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你真是天真,百姓若都是這般,天下又怎麼會有人犯罪?人性當中,本惡不少,休要飄在天上,腳踏實地才是正理!”
李汝華此話一出,東林黨眾人眼睛瞬間亮了!
他們等的就是這般機會,人性本惡,也敢說。
身為御史的錢謙益隨即出列,“陛下,各位大人,李大人所言不妥。我大明百姓王化教育兩百餘年,又不是沒有開化的野人,怎麼會是人性本惡,這是對我大明的詆譭,是對陛下仁政的詆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