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作為戶部一把手,那時候更多的是和老方頂牛。
畢竟,不管老方要做什麼事,只要是花錢,都需要向戶部伸手。
那時候,李汝華手裡可是沒錢,尤其是在遼事問題上。
庫房裡乾淨的耗子都要餓死了,他怎麼可能會與老方相處的高興?
事情麼,總是不斷的在發生變化。
隨著方書安等一項項行之有效的建議拿出來,整個大明的財物情況,迅速好轉。
於是戶部在幾年之內,從庫房裡漏風變成塞的爆滿,這樣的戶部,怎麼可能再和首輔對著幹?
更何況,他李汝華還因為工作能力的突出,成功進入內閣,成為次輔!
這是以前,想都沒想過的事情啊!
可以想象,在可預見的未來。
只要不是有什麼突然的變故,他就將是下一任首輔。在大明內閣歷史上,基本就是論資排輩的過程。
除非是,皇帝有意看重某一人,先將排在前邊的某個人暫時拿下,發配到邊疆當個什麼要職,待上半年以後再調整回來,依舊進入內閣,雖說只是轉了一圈,但是排名已經發生變化。
此時,那些原本排在後邊的成員,在順位上已經靠前。
不過,李汝華這次可不是為了投桃報李,他是真的清楚,方書安和張田餘為了糧食事情,在背後做了多少工作。
不說其他,在糧食瘋狂跌價的時候,要不是那些商人們常開口袋收糧,糧價不知道會低到什麼樣子。
也正是戶部和商戶們一起保住糧價,才讓農戶們有繼續種植莊稼的動力。
萬一當時他們不想再種糧,那下一年的問題可就大了……
想完這些,李汝華排眾而出。
“陛下!此事,絕對不是其他大人想的那樣。沒有調查過的人,萬萬不敢在此事上評論。先聽我道來!”
他說的十分強橫。
“聖上……”
清流那人還打算說話,誰知李汝華直接打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先聽我說完,各位瞭解情況以後,再說你們的觀點!
這一遭海外的買賣,先不說低價果酒佔據很大比例,哪怕是糧食酒,也是在糧食大豐收的情況下!
幾位大人恐怕不清楚,今年糧食豐收到何種地步了吧。我就這麼說,幾個大庫,現在都已經裝滿。就是這樣,還都是商戶們同時收購大量糧食的情況下!
拜某些人所賜,今年我大明糧食大豐收,但是海外進來的糧食,不但沒有減少,更是大幅度增加!若是災荒年景,外來的糧食還真能雪中送炭。至於今年,按理說不應該有更多糧食進來,但是就不知道為何,偏生有大量糧食!
再者,各位大人都清楚,今年的糧食都有個好收成,緊緊按照以往的良田,都會有大量的糧食富餘。
更不用說,如今朝廷在遼東大量開採農田,土裡流油的黑土地,一天都能開採幾千畝,這些農田出產的糧食,難道都要存著?
只要是正常年景,糧食都會有富餘,這個時候,不拿去產生更高的價值,難道要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蟲蛀發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