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南洋那些人想要餓死,太不容易了!
然而,就是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依然有人因為填補飽肚子餓死!
或許大概他們是懶死的更加直接?
當然,這個現象,並不只是因為現在,南洋很多地方處於蠻荒狀態才如此。
哪怕就是到了後世,發達的21世紀,那些熱帶國家仍舊很難有崛起的典範。
因為吃喝不愁,所以人們沒有追求,因為沒有追求,所以說好聽些叫做佛系,說難聽些就是,太懶惰了。
曾經有人說,南洋那些國家,各個得天獨厚,有著豐富的橡膠以及金屬、石油資源,發展起來不是問題。
但是啊,恰恰相反。
這些有利條件,只會使他們學會吃喝在自然資源上,而不是去發展工業。
典型的例子就是,工人們是半個月發一次工資,發完工資,對不起,人沒了,基本上就是去吃喝玩樂!
等到口袋沒錢以後,再回來去打工掙錢。
什麼?你說要存錢?
對不起,不存在的,我又餓不死,存錢幹什麼!
縱然有著基礎教育劣勢的因素在其中,但是因為安逸的環境造成他們不思進取的行為,是熱帶地區的通病。
所以啊,想要他們種植糧食,那簡直就是痴心妄想。
路過南洋的那些商人強盜)們,想盡各種辦法,總算總結出一些有效的路子。
既然不能和歐羅巴那些工人們一樣按時工作,那就拿著鞭子抽吧!
不幹活不給飯吃,不幹活打!
也就是這樣飽含血和淚的種植園,算是拿出大明點名要的糧食。
也正因為養活種植園需要的成本極低,所以他們種植出來糧食的價格也低!
“大片的地能收收,小片好田地也能收,再有那些挨著城鎮,不是很適合種植的地,更要收!”
大塊的地,朱由校明白,至少能想出來多種用途,比如說建工坊,比如說建倉庫,比如說作為試驗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再不濟就當作官莊去種糧食,只要維持基本的生活即可。
好田地更不用說,既然人們都沒有種地的動力,那就收起來,作為官田,或者是掛在某個商家名下的田地,派人去耕種。
畢竟,糧食雖然能從外面買,但是自己的產能是不能放棄。
而那些不適合種植,卻又挨著村鎮的地,能拿來幹什麼?
“書安,那些地就是拿在手裡,都沒有任何用途,難道說我們要押著海量錢財在其中?”
方書安當然不能告訴他,這是作為儲備用地,等到全國賣農田過去高峰,他們就能將手裡的出備用地,一點點轉化為其他性質,那時候,才是實現價值,令人眼紅的時刻!
其實這些計劃,本來就應該實施,但是機會還沒來,所以方書安就沒跟朱由校說,把人急得夠嗆。
現在說清楚,朱由校終於從這裡找到解決方案。
那種成就感,比將事情做成後都開心。
要不說,方書安暈倒造成的影響力太大,朱由校剛走,張田餘就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