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近視現象的大多為年輕人,還沒有獲取功名,或者手裡的能支配的銀錢並不多。
所以,近視鏡框大部分都是設計簡單的東西,沒有額外的裝飾,價格也是十分公道,五錢或者一兩銀子一副
比較起裝飾精美的花鏡,簡直是便宜到家
要知道,老花鏡裡,哪怕是最為便宜的簡潔款,也要五兩銀子。那些掐絲琺琅甚至是玳瑁錯金銀的品種,一百兩銀子起步
貨賣有緣人,方書安定的價格不能說便宜,但是花鏡裡邊銷量好的,恰好是中檔和高檔產品。
至於樸素無裝飾的普通款,基本上沒有售賣。
因為,錢不夠的,不需要老花鏡。
想來也就是看看書,做做活計,一般的老年人也就是幹粗活,自然不需要花鏡。
而需要之人到了眼花之時,官位基本不會低,或者是做的更加精細的行業,收入也不算低。
幾十兩買一個花鏡也不算什麼,一定程度上,他們需要一個上檔次的花鏡,來表現出自己的社會地位。
所以說,對消費者心理的判斷,促使方書安做出這樣的定價策略,幾乎是無敵的存在。
方家的商業規模在不斷擴大,光每半年一次的對賬銷賬就需要不少時間,為此方書安特意抽出時間將改善好的財務制度和記賬方式在旗下商號推行起來。
至於阿拉伯數字的引入則緩慢行之,現在開始一套全新的數字系統,還不方便。
畢竟沒有完成系統的教學,掌握還是有難度。
不過,方家賬房輪番進行培訓,方書安發話,最先掌握使用的工錢翻倍,年底另有獎勵
不少年輕賬房最有學習動力,他們與老賬房的區別可不僅僅只是年歲的差距,工錢上更是天壤之別。
帳房在此時,也是越老越吃香,畢竟也算是一項技術工種。
不論哪家商號,賬房都是重中之重,若賬目錯『亂』,是賠是賺都會搞不清,再動個手腳,那簡直就是主家的噩夢。
為了滿足日益發展的規模,方書安甚至在向賬房灌輸財報的概念,等到將來,慢慢都向更方便的賬務系統靠攏。
好的東西,自然會發光。
林月華第一次聽見他們討論賬的一個細節時,就發現用詞與一般不同。
好奇心驅使下,她便向方書安請求一觀。
若是說看整個賬目,那方書安還是要掂量一番,但是僅僅是記賬方式,那就不是什麼核心的機密。
得到允許之後,林月華便興致盎然檢視,只不過,第一眼看過去的時候
嗯如何說呢她竟然看不懂。
對於掌控林家生意的林月華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
還有她看不懂的賬目
剛才一定是麻痺疏忽,大意失荊州,這個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她林大小姐看不懂的賬目
經過一番思考之後,她集中精力,開始看第二遍。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