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還是不要帶的好
“這次不如上次的好看啊。”小秦略過帶綠的說法,小聲嘀咕著。
“你知道個啥,這可不是看顏『色』的時候,越透明,東西越好,要是白『色』的就更好。”
“白『色』,那不就成水晶了水晶可沒有綠『色』的寶石貴吧。”小秦發表著自己的觀點。
“你個娃子,跟誰學的,都掉錢眼裡了,誰說東西都安批評著他。
“宋宋先生總是在這樣教導我們,說是您說了,只有賺錢的事情才值得幹”
啥特麼的,事情咋就算在自己頭上方書安有點鬱悶,感情這是把自己罵了一頓
“算了,算了,告訴你們也無妨,現在咱們做的這個,叫做玻璃,比琉璃更高階的東西。琉璃能幹什麼,也就是燒個琉璃瓦,做個琉璃瓶,了不起再做點琉璃鏈子。但是咱麼這玻璃啊,以後不但能做更漂亮的瓶子、杯子,還能做成一大塊,裝在窗子上,可比什麼窗戶紙亮堂多了”
“裝在窗子上哪怕不是水晶宮吧。”匠人感嘆著。
水晶宮
誰說不是呢後世的鋼結構玻璃幕牆的建築,也不就是活脫脫的水晶宮麼
“方才你還說什麼水晶便宜我來問你,將來技術成熟,咱們一爐出多少到時候你給我算算,是玻璃便宜還是水晶便宜”方書安問道。
“那自然是玻璃便宜”秦小北咕噥著。
要是能和白灰一樣,一燒一大爐子,出產可是海量,那當然是比水晶便宜都姥姥家去了。
“大人,裡邊的白『色』的是什麼東西”
一箇中年匠人指著玻璃餅說到。
“白『色』的東西”
由於折『射』的問題,方書安並沒看到,他將其調換幾個角度檢視,看見了那人說的東西。
仔細分辨之下,發現不只有一個白點,而是有好些,不過有大有小,有氣泡,有沒有完全融化的料核。
初次實驗,難免有問題,比如說料核,延長融化時間,或者將原料磨細,都能解決。
但是氣泡,還真是有些難度。
按照以往做其他產品經驗,透過鼓泡能解決,用金屬管或者陶瓷管從坩堝或者熔化池底部吹出大氣泡,大氣泡在上升過程中可以帶走並且消除小氣泡。
或者,在熔化過程中,才用攪拌的方法,令氣泡排出去。
但是,兩種手段此時並不適用,首先他們不敢保證,通進去的空氣有著同樣高的溫度,溫度達不到,那就是變相降溫。
其次,也無法保證管路的溫度一直保持在高溫,如果玻璃『液』體流到低溫處,凝結以後,便會堵住鼓氣的通道。
攪拌裝置也是類似的原因,現在沒有合適的密封手段,也沒有更高的加溫手段,只有利用相對密閉的反『射』爐,才能保證升溫溫度。
所以,攪拌也並不現實。
如此一來,只能新增合適的助劑,降低玻璃的熔化溫度,讓『液』體粘度降低,從而使得氣泡更容易逃離。
並且是,適當控制降溫環境和速度,保證不會產生二次氣泡。
當然,原料也要粉碎的更加充分些,保證不會產生料核。
能做好這些,即便是有氣泡,也只能認了,想要更好的解決,只有等到將來有好的機封以及更高的爐溫。
剩下的事情,只能透過量大篩選來解決。
一爐不夠就十爐,十爐不夠就燒上五十爐,總能找到足夠磨製透鏡的玻璃餅。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