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讓他們來完成運糧之事,有著充分的考慮在其中。
一來讓黃臺吉能夠不斷糧,保證不至於騷擾其他部,或者逃竄到蒙古草原;再一個就是繼續賺那些商人的差價。
反正他們願意出兩倍的賠償金,不賺白不賺,最近恰好找不到罪名,如此合適的理由和機會剪他們羊毛,他們沒有不上鉤的可能。
此前黃臺吉去葉赫城,最終還是虛晃一槍,莫說是攻城,僅僅在城門下放幾槍便跑了。
雖然他手下士兵更多,但是葉赫城經營百年,城牆可不矮,作為曾經女真諸部實力最強大的部分,他們配得上那樣的城牆。
黃臺吉既沒有重炮,也沒有真要攻下的決心,做足樣子就走了……
運糧一事完成,範仁寬心甘情願的給王邵勁送銀子過去。
誰能想到,一個計謀是讓各方都滿意的結果呢?
奴兒哈赤高興的接受了糧食,黃臺吉也是十分滿意他們辦的事情,兩者都得到過冬的糧食,可以思考下一步事情。
至於熊廷弼,自然是滿足了繼續在北大荒勘探的需求,同時將黃臺吉限定在他們想限定的範圍內。
範仁寬之類雖然暫時虧了銀兩,卻得到能得到的承諾。
即使赫圖阿拉焚燬,黃臺吉在外,仍舊能得到他們要的利益。
乍一看之下,各方都沒有損失,或許這就類似於商品流動的原理?
只有在流動中才會產生各方都滿意的價值?
焦炭事情告一段落,黃臺吉和奴兒哈赤也安穩住,方書安總算要推廣離開遼東前最後一樣東西了。
新式鑄鐵採暖爐終於要面世,並且帶著新式排煙用的煙囪。
演示採暖爐沒有什麼技術含量,方書安將瓷磚那一套搬過來大半,足夠讓瀋陽城的人們驚豔。
建鐵合十六兩銀子每百斤,是用作製造鳥銃的精鐵。
一般的熟鐵,價格大約是其五分之一,在四兩每百斤左右。
至於生鐵,大約再便宜一半,為二兩多銀子。
鑄造一個鑄鐵爐子,算上壁上花紋圖案以及煙囪,用鐵也不過四十斤,並且遼東鐵的成本遠遠低於建鐵,比一般生鐵的價格還要低。
按照目前成本核算,甚至每百斤不到一兩銀。
並且,花紋都是模具鑄造,並不涉及到後期匠人的雕刻,僅僅需要簡單拋光即可。
最後的綜合成本也不過六錢銀子。
本著造福於民的原則,方書安將爐子分為三款,花紋繁複甚至上漆的尊貴款;花紋精緻不上漆,打磨光可鑑人的精品款;以及沒有花紋、打磨一般的標準款。
售價分別為五十兩、十兩、二兩。
爐子本身沒有太多難度,鑄造花紋就是個技術活了。
其他冶鐵作坊沒有焦炭以及暖風箱,他們的溫度根本達不到撫順城鍊鐵爐的溫度,因此鐵水的流動性不佳,想要造出同樣型別的花紋,靠模具辦不到,只能透過後期雕刻等方式實現。
白口脆鐵雖然煉製溫度低,延展性也不好,但是強度大並且脆。
想要在其上打磨出花紋,是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因此,雖然他們的售價高昂,但是在不明就裡人之前,確實有其存在的價值。
二兩銀在一般人家面前,並非了不得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