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啊,眼皮子真是淺,我來問上一問,以前你們能燒多少炭,又能賣出去多少?”
老羊倌這麼一問,眾人突然意識到這個問題。
是啊,以前限制他們的並不是產量,而是銷量,根本原因是因為生產成本高而且價格昂貴。
此時煤的價格也高,是因為開採的手段差並且沒有形成集約化生產。
當煤開採達成流水線化作業以後,再加上焦炭加工大規模化。
其成本便能大大下降,售價也會直線下跌。到那個時候,焦炭便能成為家家戶戶消費起的日用品。
“你們也不想想,現在石炭貴些,還不是沒有人好生採挖。那些都是娃子們一鎬頭敲出來的東西,怎麼能便宜,若是和這焦炭一樣,能好生採挖,一大爐的出貨,到時候,能便宜到多少,你們想去吧?”
老羊倌的一番話,眾人才意識到焦炭的價值。
以前他們燒炭工也捨不得家裡用,如果能便宜到那種地步,就是家家戶戶都能用的起的東西,那時候,就不會到冬天有那麼多凍死人的事情發生了。
聽完這一番話,所有人都為此前自己的行為和話語慚愧。
相比方書安看法和老羊倌的遠見,他們不過都是些只看見眼前蠅頭小利的耗子,實在是太卑微了。
當然,負責現場的李盡忠早就選擇無視了這些人,至於方書安,現場都沒來,更沒有心思和他們討論什麼。
每次新技術出現之前都會有號稱老匠人之輩阻攔,他已經習慣,相比之下,因為還有其他事情同樣等著他去解決。
遼東諸地尤其是撫順等地,後世可是著名的鋼鐵產區,此處不僅僅有煤礦,並且還有鐵礦石。
單說東北地區,後世常說最大的鐵礦區在鞍山本溪地區,最大的煤礦產區在黑龍江,那是因為曾有個亞洲第一的露天煤礦被開採完了。
撫順煤礦資源豐富,質量優異,埋藏條件好,煤層平均厚50米,為世界上罕見的特厚煤層,撫順西露天礦是當時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大露天礦。
可惜在歷史上,撫順西露天礦在日佔時期被掠奪式開採,等到解放時候,已經將最容易開採的大部分掠奪走。
不然,加上另外兩個礦,東北煤炭最大產區仍舊是遼寧。
考古發現,自漢代開始,便有居民在此開採煤礦,可惜受制於開發技術,並未能發展成主要的能源來源。
撫順鐵礦石沒有鞍山本溪多,但是他有煤,大量的煤,並且鐵礦石埋藏也淺,有些地方只要產開地皮,就能看見礦石。
再加上露天煤礦,可以說是建立完成鋼鐵產業線的最佳地點。
方書安攻克煉焦的問題以後,下一個事情就能提上日程。
那便是鑄鐵的生產。
在鋼鐵史上,真正做到能將鐵礦石煉化為鐵水,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在焦炭還沒有完全使用之前,鍊鐵更多是經過反覆捶打,將其中雜質出去的過程。
方書安第一個要解決的並不是武器鑄造,那畢竟是個系統工程,並非化成鐵水就能改善鋼鐵的效能,提高爐溫降低雜質,控制含碳量,也是當中的關鍵。
以現在遼東的技術能力和安保情況,方書安還是決定將這門技術帶回京城再進行試驗。
他眼中的目標不是別的,正是鑄鐵爐子。
相比起其他的採暖設施,鑄鐵爐絕對是跨越文明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