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現代化的通訊工具之前,傳遞軍令便是十分複雜的事情。若是簡單的幾個命令,不管旗語或者狼煙皆可做到,但稍微複雜的意思,就需要傳令兵來執行。
阿敦原本想來個衝擊完事,看看明軍斤兩。
但是聽到奴兒哈赤的命令,他便放棄了此前的想法。
跟隨主子多年,自然知道他對打仗有著天生的直覺,既然主子認為不妥,那麼就穩妥起見。
隨著號角聲再變,正黃旗計程車兵們開始調整陣形。
由縱隊調整為楔子隊形,雖然不如縱隊方便鑿穿,但是寬度增加的情況下,不會出現首尾被切斷的情形。
踏踏踏!
正黃旗作為女真最精銳的軍隊,前進起來的節奏要強得多。
即便他們沒有采用一窩蜂的衝擊,儘管速度很慢。
但是依然給人以十分強烈的壓迫感。
到底是目前天下最為精銳的軍隊之一,不需要依靠速度和吶喊,僅僅是隊伍本身的氣質,便能營造出山崩地裂的緊張氣氛。
“咚咚咚!”
明軍佈陣之後,並沒有原地固守,相反,他們竟然開始移動了!
“嘶……”
黃臺吉倒吸一口涼氣,其他將領也都是一驚。
明軍,確實手裡有貨!
單說移動陣形,還是大陣,就有些可怕了。
原來的明軍步軍,遇見騎兵之後,都是在原地擺成一個刺蝟長矛陣。
現在竟然開始移動,而且陣形還沒有多少改變,那意味著什麼,稍微想一想就能體會到當中的可怕。
明軍不但能很好的掌握陣形,還能在移動中保持,也就意味著他們可以做到追擊或者後退!
當然,或許追擊騎兵基本上沒可能,但對於防禦來說,也是意義重大。
他們在面對著騎兵圍擊之時,不需要固守在原地,只消結成這樣的方陣,就如同一個橫行的螃蟹一般,還有哪裡去不得?
中間的投石機和火炮能自由的移動,說明機動性大幅度提高。
此前在撫順關戰役當中,明軍的火炮還是笨重的玩意兒。
現在他們終於回過味來,對付騎兵,輕量化和便攜才是王道。至於攻城用的重型火炮,試問除了他們的赫圖阿拉城,遼東或者草原上還有什麼堅固的工事需要他們?
這個時候,黃臺吉終於能有機會仔細看他們的陣形。
說是空心方陣,也不過是相對此前的長矛陣和刺蝟陣而言。
細看之下,最外圍站著的仍舊是利器兵,他們手裡有的是傳統的長矛,有的則是戚家刀一類的長兵刃。
一圈兵刃在外圍,等到騎兵衝的近了,他們便會將利刃一頭頂在地上,另一頭斜上,使騎兵難以衝破,並且砍不到持械人。
後邊則是拿著三眼銃的步卒,等到騎兵衝的近了便進行射擊。
再之後便是火銃兵,每個人手裡都是鳥銃,用在三四十丈距離上的精確射擊。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