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曾經想到過自己被明軍抓住的結局,或者千刀萬剮,或者用鹽和白灰醃鹹鴨蛋一般的醃製了,傳首九邊。
也曾想過被囚起來,在暗無天日的牢籠裡等待著機會,當成要挾大金以及父汗的籌碼。
無數種可能裡,任他百轉千回,也從未想到過,明軍為救他的命,費盡心思的鋸腿。
那可是費勁不討好的活,控制不好說不定人就沒了,到時候還落個埋怨,哪裡如同交上去一顆首級來的方便。
看著那個小哥用力的模樣,代善啊嗚聲,幸福的疼昏過去了,它最後一個念頭仍舊在想著:
好了,總算是死不了,只要明軍拿出這份勁頭,說明他還有利用價值。
當然,一切都是代善自己臆想出來的產物,至於方書安等人麼,那可就,呵呵呵……
方書安自然看好代善的利用價值,俗話說拿人嘴短,吃人手短。代善一個老好人的性格,真實能力相對而言差了一大截。
放回去對全域性影響不大,但是對以後的佈局起到的作用可就是兩樣。
有些人雖然本身能力不夠強大,但是起到的連鎖作用卻無可比擬。
代善正是此種代表。
他若是全須全影回去,說不定還招人閒言碎語:
“大貝勒就這般回來,葬送了恁多兵馬。”
“就是,大貝勒,唉,還不如褚英貝勒……”
“大什麼貝勒,就是個樣子貨……”
諸如此類,舉不列舉。
相反,此時並非全身而退,偏生丟根腿回去,形成的效應比此前還要大。
一根腿換回來的口碑,絕對不是留著那根腿能比的。
但凡是女真人,看見他那斷腿,必然要豎個大拇指,還要誇讚一聲爺們兒。
“看看人家大貝勒,帶兵獨佔身先士卒,雖然城破,那是明軍勢大,可不是想要當逃兵。”
“就是,連腿都丟掉一根,肯定是拼殺的結果,要是不在意士兵們的死活,早就跑掉,怎會連累自己?”
“大貝勒真是忠厚人,跟著他別的不說,肯定不會拿咱們換功勞。”
……
當然,代善並沒有想那麼遠,方書安早早替他鋪好了路。
以前,黃臺吉勢力穩壓他一頭,受到的支援也多,代善這一遭苦肉計,至少能掙回來不少同情分。
不管代善願意不願意吧,先把苦情戲唱上再說,一波慘都不用賣,只要他堅持回去。
絕對是見者流淚,聞者傷心之局。
女真勢大,此番無論打成怎樣,都很難一勞永逸的解決遼東問題。
屯田可開發北大荒,開發礦業也可。但是做這些都需要時間,只能一點點蠶食整個東北。
在遼東漢人勢力不能足夠鎮住之前,還是需要分化拉攏女真各部。
就像此前拉攏建州部,打壓葉赫部一樣,可以把建州部進一步分而化之。
讓黃臺吉、代善、阿敏等人內部分散,形不成一股強勁勢力,彼此牽制,消散於內耗。
等到明廷內部梳理順遂,完成產業以及火器化升級,再來徹底解決難題。
不過到那個時候,想必女真面對強大的火力,也會變成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民族吧。
看著昏睡過去的代善,方書安和孫傳庭相視一笑,無需多言已經明白彼此心中的念想。
要是論起默契,他倆相處這些日子,或許比李盡忠還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