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放到一百五到二百丈呢?”
“大炮,虎蹲可以顯示威力。”
“一百丈?”
“鳥銃,弓箭,佛郎機。”
“三十丈,鳥銃,弓箭,佛郎機,”
“十丈,三眼銃,鳥銃,佛郎機!”
“很好,各位都是久經沙場的老人,那我想問,咱們有多少佛郎機,有多少鳥銃?”
他們是剛剛組建的隊伍,人們彼此看著,不清楚誰負責這兩樣。
李應祖臉色已經變得刷白,他發覺其中的問題了!
難怪此前面對女真幾乎沒有多少還手之力,問題就是在此。
只見一人說到,“我有二百五十六杆鳥銃!”
餘後,再也沒有人了,三千多人的車營,只有不到三百杆鳥銃,佛郎機半個都沒有,如何稱得上車營?
當時戚繼光車營可是足足裝備一二八輛跑車,每車兩門佛郎機,覆蓋距離從一里地到身前十丈。
後來又引進大威力火炮,佛郎機的應用變少。
而北方軍習慣於發射三眼銃,幾乎沒有射手熟悉鳥銃,主官們也懶得去普及。
造成的現象便是,一百多丈到十丈以內的火力密度直線下降。
裝備三眼銃的幾個百戶不幹了,一人道,“怎得,看不起俺們三眼銃,當年對陣炒花和其它蒙古部,三眼銃可是立了大功。只要他們衝到幾十丈,千銃齊發,天崩地裂,人馬傾倒,哪裡還有心思戀戰?”
“是啊,三眼銃雖然射程近些,但是射速快,對付蠻兵足夠好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打了多年的仗,就是用三眼銃打下的,難道小兄弟是在兵書上看見三眼銃不行,還是在夢裡看見呢?”
“不,不,我看啊,是聽說書先生的,哈哈哈……”
幾個人說完,便哈哈大笑,隨即現場除了李應祖和另外三個夥伴,都笑的前仰後合。
就連李盡忠都有些納悶,方書安今日這是吃錯什麼耗子藥,怎麼學起紙上談兵的那位。
戰場上瞬息萬變,理論都是根據實際來的,大明近些年對蒙古、倭奴勝多敗少,可都是火器的功勞。
佛郎機是不錯,但價格昂貴。除去戚大帥,沒有多少車營能照搬配置。
再者此時的虎蹲搭配三眼銃,火力不弱,數次在戰場上得到認可。
“這位方兄弟,我知道你來頭大,但是咱們都是廝殺後剩下的漢子,不是什麼都不知道的混球。你說的那些,去給沒打過仗的人還行,咱們,就算了吧!”
“就是,俺們忙著備戰,弟兄們還不熟悉,沒工夫跟這娃娃在此扯淡,千戶!俺先走了!”
發言之人以前是李應祖對頭手下,現在心裡仍然不服氣。千戶兩個字咬的很重,似乎是在提醒李應祖注意自己身份。
雖然方書安是自己找上門,但事情畢竟是李應祖組織的,眼下這幅模樣,是給他臉色看?
“劉二康,你要幹甚!”
“俺去練那幫兔崽子!”
“劉百戶,您是明知山有虎,還讓弟兄們入虎口吧!”
“你小子說啥?今天不把話說明白,有他孃的你好看!”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