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不意外,竟然加更了,至於原因呢,前邊佔篇幅,咱們後邊說。】
沒有否認已經說明了些許問題。
“沒有指示,沒有援兵,不合常理。若是劉老將軍,那另當別論,他戰功赫赫,無需證明什麼。李如柏多少分量,您心裡恐怕和明鏡似的吧。”
熊大沒想過要瞞他,稍微推敲過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的問題。
大戰到來之前,居然同意某一方面軍隊打著騷擾的旗號全軍出戰。
即便是騷擾對方,有個千人隊伍都算多,一般是百人小隊騷擾糧道或者後勤。
這可倒好,直接兩萬餘人出動。
“不錯,老夫是想用失敗來麻木建奴,讓他以為明軍不堪一擊,示弱於敵。否則,要是真躲在赫圖阿拉或者山林裡轉圈,大軍拖不起,朝廷給的壓力會愈發變大,說不得便重新換一位經略到此。”
熊大說了一會,目光轉向星空,似乎是在囈語般,“誰曾想李如柏如此只不中用,老夫只想他失敗之後交出指揮權,可不曾想著全軍覆沒!”
這一點方書安同意,任誰也不會想到出身將門,跟隨李成梁、李如松東征西討的二弟,竟然慫包如此。
難怪當年李如松寧可更多時候帶著李如梅,也不帶這位祖宗。
“如此一來,算是打破老夫計劃,不過秦良玉到來,彌補了兵力不足。莽古爾泰戰死也不在我預想之內,現在建奴就是想遠遁,也要掂量一番,他以後是否還有臉面回來。即便回來,還能否和此前一樣號令其他部族。”
熊大頓一頓,繼續道,“失去理智的人可怕,失去理智的人也可憐,比如莽古爾泰。女真當中失去理智的人不少,但黃臺吉不是,即便建奴怒火攻心,黃臺吉也會絕對的冷靜。”
這樣的人才可怕,真可怕。
熊大已經意識到,唯一能成為他對手的不是建奴本人,而是更有戰略眼光的黃臺吉。
說來也是,如果沒有黃臺吉運籌帷幄,或許女真還是在遼東割據當草頭王,哪有機會入主中原。
不過可惜了,這一世,他一生的對手熊廷弼一時半會都將盯著他,後邊更有超越四百年見識的方書安。
星光依舊在眨巴著眼,看盡人世變換,但是星空下的兩人漸漸從遼東戰場暢想到北大荒屯田,再到草原問題、西北問題。
熊廷弼越聽心裡越發害怕,眼前人絕對是上天賜給大明的禮物,只要他能夠安穩的進入朝堂,不被黨爭所阻礙,定然能讓大明盛世延續。
但是,不被當成所阻礙,本就需要極大的能力和心力。
這也是步入廟堂之高所有人要面對的事情,他自己正是發覺沒有足夠心力來應付,所以才會放羊一般的對待朝堂之事,只想一心做實事。
奮鬥十餘年才知道,想要獨善其身,何其難也。
熊廷弼不知道之前那些孤臣們是如何成為首輔,但是他相信,眼前這個少年,定會比別人做的都好!
……
……
宿醉並不好受,尤其是提純技術落後的大明。
經略衙門存在於戰區,自然沒有三蒸三釀的好酒。酒質大約便是黃酒的水平,雖然濃度不高,但是後勁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