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抱拳那人,一眼看去,白麵有須,五官端正,竟與那傳世的畫像頗為相似,不是尚未發跡的袁崇煥是誰?
袁崇煥?他是萬曆四十七年的進士,那麼孫傳庭會不會也在,這哥倆可是同期。
對了馬士英,馬士英,難怪那麼熟悉,他就是後來南明的首輔,和阮大鋮並列的閹禍奸臣。
看來,今天的詩會是藏龍臥虎啊,萬曆四十七年考出來一撥人,決定了整個大明的走向。
一片驚詫、恭維與讚歎聲中,兩人和馬士英並肩走上二樓。
此時,眾人的目光與他們在瓷磚釋出會上截然不同,如果說那會是獵奇和羨慕的話,現在則全部是驚訝和不解。
沒錯,就是不解,誰知道曾經的混世魔王方書安竟然能吟誦出一首足以傳世的作品呢?
如果不是出自他口中,現在的詩會只怕早就爆炸了。
見證名作的誕生,能不讓人欣喜若狂麼?
就連李盡忠一直在偷瞄的熊芷晴和熊芷雨倆姐妹,也目光灼灼的盯著他們。
這種感覺,實在是太好了,難怪人們都費勁讀書,原來除卻當官,還能吸引人的目光。
李盡忠第一次感到,多讀些書似乎沒什麼不好。
兩人與眾人打完招呼,在一首詠竹詩的震懾下,人們變得格外友好。像極了家長裡短的好鄰居好哥們,一切都是那麼和諧。
這是硬實力,哪怕人家寫的文章沒有你的花團錦簇,但是你做不出來類似的詩,便是差別。
圍觀的人散開後,遠處依舊有個年輕人在徘徊,似乎在糾結什麼。
方書安見此,招呼他道,“仁兄如何稱呼?”
只見那人瘦高個,但是一雙胳膊分外粗壯,一點不像讀書人,年齡倒是與他二人彷彿,十六七八的模樣。
“在下盧象升,南直隸宜興人……”
李盡忠倒是沒什麼,方書安有點失控了,今天見到的,都是傳奇人物啊,“你……你真是盧象升?”
“我……我真的是盧象升……”
“怎得,他得罪過你?”李盡忠萬起胳膊,似乎等方書安發話就要撲過去。
“盡忠你別鬧,盧兄弟可是少年天才,和咱們一般的年紀就來考進士。還是弓馬好手,手上功夫不比你差勁。”
聽這樣說,李盡忠就不高興了,“你就胡說吧,盧兄弟這麼瘦弱……嗯,也就胳膊粗些,能跟俺比力氣?”
方書安不去理他,人家可是明末知名大將,你個李盡忠歷史上聲名不顯,怎麼比。
盧象升歷史上二十二歲中進士,今年也有十八了,明年沒中,下一次上榜。在三四十歲才普遍高中的年代,算是少年英才。
三人差不多年紀,更有共同語言些,熱切的聊些風物水土,卻不防邊上有個老哥擠進來。
“三位小友,看你們說的熱鬧,加我一個可行?”
方書安一看這人,身長八尺,一表人才,體形勻稱,充滿力量感,怎麼看更像是後世健體運動員,不像一個書生。
相貌麼,五官單看都沒問題,只不過眼睛稍有些……怎麼說呢,有趣,使得整個人看上去十分具有親和力。
“在下代州孫傳庭,字伯雅!”
孫……孫傳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