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押走的兩位閱卷官心如寒冰。
他們差點忘了這位褚大人曾經有位同年,就是被人頂替冒名,還是因為那人貪贓枉法要被誅九族。
牽扯到族親時才發現,原名的那人在家務農十幾年,如若不是抄家還不曾被人發現。
因此事,當年的閱卷官主考官都被重罰充軍幾百人。
可褚大人的那位同年卻荒廢一生,沒多久就鬱鬱而終。
從那時起,這位褚大人就變得極其保守。
褚良才收了一些情緒道:“各位同僚,為避免誤差,需重新審卷!”
“主考官大人所說甚是!”
不能因為那倆人的原因,萬一沒有查到還有別人也是這問題。
日後再出現了別的差錯,他們這些閱卷官和主考官也是一個都跑不掉的。
重新審閱一次覆卷,也用不了多久。
這次更是小心謹慎。
好在那二位只動了這一份,除掉臨陵府的那名冒名頂替學子的名字,又從候補備選名單裡提上來一位。
只需要重新謄寫兩份即可。
眾閱卷官這才鬆了一口氣。
終究沒有耽擱發案吉日就好!
褚良才親筆寫了呈報文書。
收筆後不由的嘆息了一聲。
他又要得罪謝相了,因為他知道那倆人都是謝相安排的。
在來之前,謝丞相也安排人與他打了招呼。
原本也打算睜一眼閉一眼的。
可此時他沒辦法。
因為沈書凡這孩子,他必須保住!
相比較自己的前程,大局最重要!
這些年對他的打壓他也並非全部都視而不見。
不是都嫌棄他保守嗎?
那他索性再保守一些吧?
隨後褚良才又寫了一份,這次的是請安摺子,裡面夾雜了一些市井流言以及所見所聞。
兩份摺子寫完,安排親信送去驛站,快馬加鞭的呈往京城……
*
五日後。
院試發榜。
最顯眼的位置就是那院試第一名,院案首,沈書凡。
……
孫山,張新舉。
張新舉激動的當即就落了淚。
哪怕是最後一位榜上有名,他也是秀才了!
好險好險!
張新舉後來才知道,是褚大人的堅持才讓他有了上榜的機會。
也因此張新舉成為了褚大人那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