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他們一通辯解之後,褚良才很順水推舟的就把沈書凡定為了首名。
定下來之後,開啟糊卷看到考生的名字。
才知道這位就是榮江府那位年紀最小的縣案首、府案首,如若這次再中個院案首,必然是小三元!
這錦上添花之事也確實喜慶!
現在在考場內看了幾眼之後,褚大人總覺得這位考生略有眼熟。
想來可能是這幾天看太多人的緣故。
褚良才自認為從來沒有見過這位考生。
咚!
覆試,開考。
褚學政駐留考棚內監考,這最後一場必須不能出任何意外。
本場主要考的一文一詩一諭一律法。
相比較第一場看似簡單。
文題為:糧。
以此寫一篇八股文,一個試貼詩,默寫含有糧這個提示字的聖諭廣訓,以及默寫出本朝律法的相關於糧的律法。
看似不難,角度卻是相當刁鑽。
越是這種看似沒有限制的,考的內容越是廣泛。
比如考題中的本朝律法中涉及糧、糧草的就有十幾處。
若是都寫出來勢必不可能,但具體應該寫哪幾條忽略哪些條才是考生的解題要點。
沈書凡在破題時把律法中相關糧和糧草的都捋了一遍,把其中幾條寫在了草稿紙上。
加加刪刪的。
最終確定題意,提筆寫下他的八股文文名:民以食為天。
詩那就更難不倒他了。
坐在號舍裡。
看著關於糧的題目,沈書凡的腦海中瞬間浮現出前世的數百首詩。
隨後一首勸農詩躍然紙上……
聖諭廣訓以及本朝律法中的詞句也正好與此對應。
四者,承上啟下,相輔相成。
無意中路過沈書凡的號舍幾次,看到沈書凡部分內容的褚大人心頭震憾。
年紀輕輕竟然有如此才學,不愧他第一眼就認可的考生!
時間一點點過去。
今日無雨,無風,微熱。
一氣呵成之後,才想起自己的午飯沒吃。
吃過飯,還有點時間,沈書凡拿起謄寫完的考卷仔細看了看。
名字,號序,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