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葛亮、關羽、張飛、葉皓明、趙雲、姜維等人的訓煉之下,原本有如一盤散沙的楚國軍隊,也成了一支裝備精良,武器先進,士氣旺盛,作戰勇猛,紀律嚴明,訓煉有素的虎狼之師了。
楚國軍隊論戰鬥力雖然比不上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稱的岳家軍,卻也不容小覷了。
如果再給諸葛亮等人多一點時間,楚軍的戰鬥力勢必大漲,可是,平靜的生活只是持續了一年多,整個楚國就面臨四面楚歌的局勢了,四面八方的國家都向楚國宣戰。
關羽、張飛兩人有前世的記憶,對於用兵之道,倒是比較擅長,葉皓明、趙雲、姜維等人是新人,實戰經驗不足,難以獨擋一面。
葉皓明在銀河系的地仙界時,雖然在朱雀國的軍隊之中呆了一段時間,卻也只是隊長或副隊長之職,並沒有統率三軍的經驗,在青龍國的時候,也只是主持戰陣,經驗還是有點欠缺。
趙雲原本是一位普通計程車兵,是葉皓明發現他像三國時期的趙雲,因而提拔起來的,卻並沒有打仗的經驗,也沒有覺醒前世的記憶。
姜維是諸葛亮的學生,跟了諸葛亮也只是幾年時間,並沒有打仗的經驗,也沒有覺醒前世的記憶。
戰爭剛開始的時候,有關羽、張飛兩人鎮住場面,葉皓明、趙雲、姜維等三人雖然也是大將,卻由於經驗不足,大多數時候,都要請教關羽、張飛兩人,難以獨擋一面。
如果只是面對一國的敵人,也許可以輕鬆應付,可是楚國面對趙國、越國、晉國等三個國家,數十支軍隊的進攻,被打得措手不及,戰爭剛開始,楚軍就節節敗退,大部分城市都落入三國聯軍之手。
諸葛亮也瞭解楚軍的短處,不只是軍隊的實戰經驗不足,大將之才也不多,必須要縮短戰線,以免被敵人各個擊破。
諸葛亮果斷地安排撤退,以楚國京城為中心,放棄外圍的城市,很快,楚國就只剩下十分之一的領地了,領地變少了,方便集中兵力,總算是守住了。
凌雲、陳語嫣、楚俊傑、獨孤小萱、周志傑、寧致遠、牧子軒、秋海棠、天使俠女、林小蝶、林小雁、黃月英等人則算是軍中的奇士。
楚俊傑雖然是楚國皇帝,在作戰的時候,也只是一位奇士,因為,他管理才能雖然不錯,卻並不懂得行軍打仗,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他也沒有興趣學。
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凌雲、楚俊傑、周志傑、寧致遠、牧子軒等奇士負責對付敵軍中的大羅金仙,而秋海棠、天使俠女、林小蝶、林小雁人、黃月英等女生作為後備部隊,負責支援。
陳語嫣的存在,是為了保證其他十一位奇士的安全,不管誰遇到對付不了的危險了,以陳語嫣的空間能力,都可以迅速將人救走。
大家雖然也遇到過一些比較妖孽的對手,還好有陳語嫣在,一發現隊員有危險了,迅速將之挪移走,敵人原本以為勝券在握了,隱身在暗中的陳語嫣手一揚,白色光影閃過,就不見了對手。
打了一年多的仗,奇士們受傷的情況倒是有發生,令人高興的是,沒有一人殞落。
局面暫時穩住了,凌雲、陳語嫣、楚俊傑、獨孤小萱等人商量了一下,決定擒賊先擒王,潛入三國內部,找出三國皇帝聯手進攻楚國的真正原因。
四人以法寶隱身,潛入晉國,經過明查暗訪,嚴刑逼供,終於瞭解,原來晉國被金國滲透的間諜控制了,晉國皇帝一早就換成金國的奸細了。
除掉假的晉國皇帝之後,楚俊傑以九轉玄功,變幻成晉國皇帝的樣子,陸續地將晉軍召了回來。
然後,用計將那些將領擒住了,逼他們立下天道誓言,以後必須忠誠於楚帝楚俊傑,不得再對楚國用兵,否則,將遭到天道誓言的反噬。
收服將領之後,接下來,就是收服晉國的那些大羅金仙了,也一個一個逼那些大羅金仙們立下對楚俊傑效忠的誓言。
天道誓言對凡人沒什麼用,可是一旦跨入修仙路成了修仙者,這天道誓言可是誰也不敢違背的。
發出天道誓言之後,天道波動自然也降臨。
那是至高的天道波動,這誓言也受到了天道的承認,一旦違背,將會面臨天道的懲罰!
即便是混元大羅金仙,一旦違背天道誓言,也會立即遭到反噬,如果當初誓言中說‘魂飛魄散’,那自然會立即魂飛魄散。
除非掌控天道的混元聖仙,否則,沒人能在天道誓言的反噬之下倖存。
凌雲在仙路只見過大羅金仙,就連混元大羅金仙都沒見過,晉國的強者都受天道誓言約束,楚國又少了一個對手,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要晉軍出軍助楚國軍對付其他兩國。
接下來,凌雲、陳語嫣、楚俊傑、獨孤小萱等人又以同樣的方法,將趙國、越國的將軍、以及大羅金仙收服了,四面楚歌的局面,也終於被解除了。
毫無意外地,晉國、趙國、越國也併入到楚國之中,這樣一來,原本隔著數個國家的楚國與魏國就成為鄰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魏國面對的局勢與楚國差不多,突然之間,就四面皆敵,岳飛擋住了兩個方向,大將軍司馬懿帶領軍隊也擋住了另外兩個方向的敵軍。
魏國的底子比較厚一點,並沒有出現楚國的危險局面,雖然犧牲了一批將領,也還是將周邊的幾個國家併入到了魏國的版圖。
那些被收服國家的將軍或大羅金仙也對司馬懿或岳飛立下了天道誓言,魏國的勢力也大增。
司馬懿有派遣探子在楚國,關注著楚國的一切,諸葛亮也有派遣探子在魏國,關注著魏國的動靜,兩國發生的事,兩國之人都心知肚明,大家共同的敵人是金國。
司馬懿率先派遣使者出使楚國,提議兩國聯手對付金國,楚國方面自然也是沒問題,於是,就有了三路大軍向金國推進的壯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