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長安。
巍峨的皇宮內,皇帝正在批閱奏摺,他的身邊有一名鶴髮童顏的老太監陪著。
皇帝開啟了一個摺子,突然笑出了聲:“童伯你看看,有點意思啊!”
那老太監低眉順目道:“皇上這是看到什麼歡喜事了?”
皇帝摸了下鬍鬚道:“這個摺子居然是講最近沿海邊上出了個俠客一路南下居然一口氣殺了十幾股水盜,使附近州府的漁民商販都生活安定了不少。”
老太監聞言問道:“敢問這麼個大俠是什麼人?”
皇帝道:“說是一名年輕女俠,不喜多言,氣質冷清,相貌絕美,不過看到的人不多,因為她多是戴著一副面具。”
老太監又問:“什麼樣的面具呢?”
皇帝:“哦,這裡寫著呢,什麼半邊鬼臉,半邊白臉的面具......咦,怎的好像在哪看到過?”
老太監頓了頓道:“陛下您忘了方侯爺......”老太監巧妙的提了個話頭就停了下來。
皇帝:“哦,對對對,我說呢,就是方正天的世子被殺,朕還親自下令通緝一個女賊叫什麼來著!”
“張徵。”
皇帝:“對對,張徵,這個張徵不就是傳聞喜歡戴陰陽鬼面嗎?”
老太監道:“是的陛下。”
皇帝想了想又道:“正宣侯乃是朕的肱骨大臣,雖然早就棄官回府了,但是我中原安逸他天策府確實是出了不少力。”
老太監說道:“天策府向來出將才,咱大周幾次沉浮,邊疆大患多是天策府派人出山,帶兵打仗才將這禍患給平了。”
皇帝道:“朕知道的,朕前兩年去洛陽也多虧他天策府保駕護航,只是可惜了這名俠女了!”
老太監微微一笑道:“陛下,江湖傳聞多是誇張的,那張徵的畫像老奴也看過,只能說是秀美離那絕美差了些。”
“哦,那與朕的華容妃比如何?”
老太監搖了搖頭,隨後又道:“況且江湖女子不安因素太多,前朝還發生過女刺客刺殺皇帝的事情,那可都是江湖女子乾的!”
皇帝哼了一聲,側目看他道:“那與這個張徵比,童伯你的武功該如何?”
老太監眯著眼睛微微一笑道:“陛下,老奴年老體弱的,哪能動刀動槍的!”
皇帝哈哈大笑道:“別人說這話朕可能會相信,可童伯你說這話,朕是萬萬不信的!”
老太監只得身子躬了躬,顯得更加恭順:“託皇上的福,老奴雖然做不得那當世第一,入個三甲還是能做到的。”
皇帝欣慰的嘆了口氣:“朕知道,說實在的若非童伯你一直保護朕,朕別說皇位了,命都......”
“陛下您又折煞老奴了,老奴答應過榮妃娘娘,今生今世都只奉陛下為主,老奴自是用一生來守護這個承諾!”
皇帝沒有再說話,上一代的恩怨情仇他是不好多說的。他只知道童伯是為了自己的母妃才入宮當了太監,並且後來母妃死後也是他一手操作將自己護上皇位的。說實話,童伯做了太監實在可惜了,他素有宰相才學,治國本事,若非做了宦官怕是已經身居高位多年了。可他就是為了自己的母親放棄了一切,卑微的陪伴在母妃身邊,而後又隨了自己多年。
“皇上?”老太監不知道皇帝在想自己,以為皇帝還是對那張徵有興趣,不由說道:“您忘了清妃娘娘最近懷上龍種了嗎,您說您今個兒要去她那瞧瞧的。”
皇帝回過神來,說道:“恩,清妃懷了朕的孩子朕是必須要去的,只是可惜了這個美人兒了。她一人平了那些小股水盜,比朕出動十萬水軍有效地多,朕很想賞賜她,可是方侯爺那裡......”
老太監說道:“陛下可不能寒了方侯爺的心,這賞賜是萬萬給不得的!”
皇帝:“這個朕知道,只是要朕去通緝一個助朕平患的江湖客,朕實在不忍。”
老太監知道皇帝是憐香惜玉的情懷氾濫,當下說道:“不如這樣,除了豫州、冀州,徐州,陛下其餘地區對這女子的通緝可以取消,這樣咱們既沒有赦免也不會繼續追剿,想來方侯爺就算有話說也拿不到話柄!”
皇帝滿意笑道:“還是你啊,老奸巨猾!”
老太監呵呵笑道:“若是陛下真的有心思,老奴親自走一趟去瞧瞧那女子?”
皇帝搖搖頭道:“不了,朕還是清楚有些女人還是不碰為妙,這些江湖女子匪氣太重!”
老太監立刻揚聲說道:“皇上英明!”使得皇帝更加龍顏大悅,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