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聽,原是個沒爹每媽的苦命孩子。
在這個吃口飽飯都難的小村落。
沒有人會去注意一個不是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快要死了。
可村長看著小小年紀的原主,怎麼也狠不下心來不管。
自己養這孩子吧,他家裡也沒個婆娘能給照顧拉扯的。
非是害了這孩子不成。
最後尋著村子裡的人家四處打聽問了又問,最後終於找見了原主父親的姐姐家,原主的姑姑。
原主的姑姑米秀琴,是一個非常勢利眼又很小氣的女人。
出嫁的時候讓哥哥嫂子給自己陪嫁妝,嘴上說的好聽總是不能讓自己受了委屈。
嫁過去了,又事事摳巴哥哥嫂子家的。
恨不得把所有的東西都摳巴到自己家裡去。
米秀琴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當年原主去的時候,年紀正是與大兒子不相上下。
自家孩子還吃不飽穿不暖的,米秀琴一開始哪裡肯要原主這個拖油瓶。
一口一個不認識,和她沒關係。
後來還是村長一狠心,說只要米秀琴肯收養原主,就每年多給她們家一袋白麵。
要知道那可是白麵啊,每年村子裡也就那麼幾戶人家有,有的甚至過年才捨得吃上一頓兩頓的。
就是為了這一袋白來的白麵,米秀琴爽快的答應了。
開始的幾年,米秀琴對原主還不錯。
或許是因為血緣親情,或是真心想照顧好哥哥的遺孤,又或是為了那袋年年都有的白麵。
最起碼,原主是頓頓都能吃上,雨淋不照也凍不著的。
但是到了原主十六歲那年,當年的小村長升職被調任到了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