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回報各事宜的女官陸續又來,易桂華有條不紊地給做好決策。凡是皇後授意過來回稟的,她無一例外都迅速安排妥當,有條有理,沒有再推回皇後那邊。
來過延禧宮的宮人們都是喜出望外地離開,袖裡既收了沉甸甸的錢袋,還能一次拍板這些瑣事,再不用往返中宮請奏。即便有個別疏忽的地方,讓易妃多費了些心思,這位娘娘也只是面上斥責幾句,沒有嚴苛追究。一時間,一眾宮人都對易桂華贊不絕口。
聞鈴匆匆進來,見易桂華正活動著肩頸,明顯已經疲憊不堪,一時為難著。
“怎麼?還有人在等回稟?帶進來吧。”寥寥數語,易桂華已經正襟危坐,全然沒有剛才的倦怠。
聞鈴走近了些才說:“主子,不是別人,是偏殿那一位來了,看樣子像是等了好一會兒,好不容易等到您得空了才來的,奴婢不好直接叫她回去。”
“溫映池?”易桂華有些無奈,可一想聞鈴說得有理,說:“她確實鮮少過來,定是有事的,帶進來吧。”
溫貴人在聞鈴的攙扶下走進來,“易妃娘娘萬安。”
易桂華看著溫映池挺著大肚子,連起身都有些吃力,上前扶起,心疼道:“你說你真是,有什麼事不能差個人來知會本宮一聲,非要自己過來。本宮這裡來往的人也多,若是哪個不長眼的把你沖撞了可怎麼好。”
溫映池笑了笑,聲音輕柔,說:“嬪妾也正想給娘娘回稟,太醫說最近龍胎安穩,趁著春日融融,也可多出去走動。”
“妹妹是說?”易桂華裝著糊塗。
溫映池不自覺搭上易妃的手,眸中含光,“娘娘,後日就是清明節,嬪妾也想去。娘娘如今協理六宮,這等小事定能做主,嬪妾便想著與娘娘說就是。”
易桂華雖難掩笑意,卻沒有答應,“本宮知道你向來懂事,只是你也知道的,那日進宮的人很多,人來人往難免有不當心的地方,加之本宮也無暇分身照應你,若是有個磕碰,可就不好了。你若想出去走走,這一兩日大可以去禦花園散散心,多找些人看顧著。”
溫映池急忙說:“娘娘不必擔心,嬪妾定會萬分小心,一力承擔。日子一年一度,旨在緬懷先人,祈禱消災解難,嬪妾將為人母,也想給腹中孩兒祈禱一二。望娘娘恩準。”
易桂華心中忖度著,皇上和皇後也從來沒有要禁足她,便勉為其難點頭道:“好,你切記要萬事放心,你的飲食本宮會另外著人準備,再安排太醫候著。”她轉而看向聞鈴。
“娘娘放心,奴婢會挑幾個妥當的人伺候著。”
溫映池這才松一口氣,起身謝過。
易桂華總算得了片刻的清淨,懶洋洋地靠在長榻上,說:“給她把脈的太醫怎麼說?”
聞鈴記得太醫的回稟,說:“娘娘,今早太醫的回報的確和溫貴人說的一致。看來,溫貴人也是費了心思才來找娘娘的。”
易桂華手肘撐著一側額頭,“那個繡花枕頭,難為她想好了一套說辭,自覺勝券在握才來,本宮便遂她的意。”
“主子對她關照有加,來日不管她誕下皇子還是公主,都會對主子多有敬重。”
易桂華閉目養神,懶懶地說:“那是當然,本宮這裡的皇子公主多一個,皇上的惦記就會多一份,溫映池好拿捏,本宮不必拿她的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