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他們還將染疫的人圍起來,將他們安置在一個大院裡面,讓幾個太醫負責醫治,太醫也好研究治疫的配方。
但隨著染疫的人越來越多,有人輕症,有人重症,治療的速度比不上染疫速度,還有些人這個時候生病發燒了,沒有上報,選擇隱瞞,而導致傳染的人越來越多。
內城開始有些動亂,胤禛不得不武力鎮壓。
隨著時間過去,太醫們也找不到治疫的方法,越來越多人染疫,大夫跟太醫的數量不足以應對這麼多病人,有人得不到醫治死去。
太醫們怕屍體也有傳染性,說是要燒屍,一燒屍,這百姓就更加恐慌,傳出誰染疫,誰就會被帶去燒死,於是有更多人選擇瞞報。
他們無法得知內城有多少人染疫,還出現了搶藥材搶糧食的動靜。
京城內的護軍也開始數量不足。
胤禛每天忙得焦頭爛額,內城已是這樣的光景,外城更不用說,亂成一團。
眨眼間過去一個月,外面還是亂糟糟的,太醫齊心研製出來的藥方起了一點作用,也僅是一點點而已。
禍不單行的是弘昀開始發燒了,李氏讓人告訴他時,胤禛過去邀月苑看弘昀,弘昀雙頰通紅,額間很燙,這就是染疫的病症之一。
“主子爺,弘昀他只是發燒而已,並非染疫,許是昨夜著涼了,爺請太醫給弘昀醫治,弘昀肯定能好起來的。”
胤禛見李氏眼眶泛紅,他嘆口氣:“弘昀是否染疫還不知道,先讓柯大夫給弘昀醫治,留兩個奴才在屋裡伺候弘昀,你不必留在房間中,其他人也別靠近弘昀。”
“不行,我要留在這裡陪著我兒子,爺,你就讓我留下來。”
“你還有曦玉跟弘時,弘時還小,更需要你照顧,弘昀就讓奴才照顧,我也會讓治疫的藥方拿回來,讓膳房的人煎藥,不管弘昀有沒有染疫,我一定會讓人盡全力醫治他。”
“主子爺……”
“聽我的!”
許是胤禛的態度強硬,李氏不敢說什麼,胤禛留原本貼身伺候弘昀的奴才在房間裡,其他人都趕出去,將弘昀的房間暫且封起來。
不僅如此,邀月苑也暫且封起來,不讓裡面的人外出,膳食讓人送進去。
胤禛也請太醫過來給弘昀看病,讓大夫跟太醫時刻留心著弘昀的病情。
然而小孩子體弱,弘昀才三歲,過了十幾日,弘昀就撐不住了,上吐下瀉,燒得厲害,吃不進去東西,面板開始潰爛。
太醫將這些回稟給他的時候,胤禛已經知道弘昀這個孩子保不住了。
果不其然,到了九月六日,弘昀病逝,因為弘昀是染疫而死,他也沒有讓李氏他們過多靠近弘昀的屍體,怕傳染給其它人,匆匆將弘昀下葬在郊外陵園。
胤禛來不及悲傷,他依舊在外面維護內城的安穩。
許是他在外面接觸的人不少,當他發現自己也開始發燒時,他是有些心慌的,人都是惜命的,他肯定不想死。
他發燒後也將自己關在前院,讓人告訴皇阿瑪,也請了太醫過來給他醫治,福晉她們想來看他時,被他拒絕。
燒得嚴重時,胤禛突然想叫烏錦過來,他想著他自己要死了,烏錦也得陪他,死後他們兩葬在一塊。
好在他燒得嚴重時,人意識不清,沒有下達這道命令,等他恢複意識時,這個念頭其實也沒有消散,只是他覺得自己可能死不了,他畢竟是大人,比小孩子要強壯一些,能抗一些,所以才沒有讓烏錦過來。
他收到烏錦送來的平安符時,想著自己一定要撐過去,他還有好多事要做,他要是真死了,他也會讓烏錦陪葬。
他意識清楚時,起來寫了一封遺書,交代後事,特別標明要烏錦陪葬,她身為側福晉,給他一個皇子是應該的,那個女人沒良心,他要是真死了,她估計也就難過一會,要她陪葬,至少她永遠陪著他。
……
烏錦這邊先是聽說弘昀染疫而死,後是聽說四阿哥也開始發燒,這疫病已經傳到貝勒府了,她也不免擔憂起來。
這個時候她不能過去前院,只是讓蘇公公遞一個平安符給四阿哥,平安符是她親自繡的,她肯定不想四阿哥出事,但親自過去照顧四阿哥,她其實是不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