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看向烏錦,覺得她說得有道理,是他太過心急了,他勾勾手指,示意烏錦過來。
“你招狗呢。”
他的手被拍了一下,也被瞪了一眼,他笑出聲,還是自己過去,牽她起來,跟她一起到內間,一到床上就忍不住壓著她親。
……
又是一年年關,京城入冬,胤禛的貝勒府已經差不多建好,準備完工了,許是他的貝勒府第一個建好,連胤褆的郡王府都還沒建好,甚至傳出他的貝勒府耗費五萬兩建成,比內務府給阿哥們分發的建府銀兩多出四萬兩,黃河賑災的銀兩也不過在四萬兩,由此牽扯出他的銀子從何而來。
胤禛知道自己幾個月前查戶部的賬,讓那些賒銀的官員還債,得罪了一些人,所以那些人想找他麻煩,抓他的錯處。
胤禛被皇阿瑪叫去乾清宮,被問銀子從哪來,他對著皇阿瑪說實話,說是底下有人給他的,他是阿哥,有的是人想賄賂他,他說不止是他,胤褆等人也一樣。
要查不能只查他一個,那些彈劾他的大臣也不會是清清白白,太子等人也不會清清白白,他想著既然要查,他就將所有人都拖下水,總不能只查他一人,是皇阿瑪說的,水至清則無魚,好歹他沒有動使用者部的存銀跟國庫的存銀,他建府自己貼錢有什麼錯,內務府給的那點銀兩哪裡夠。
他建得快,只是因為他想早點搬出宮。
顯然皇阿瑪也沒有要查的意思,他說完之後,皇阿瑪就讓他離開了。
他已經想好明年三月開春就遷宮,他也不管胤褆在他之前還是之後,反□□邸徹底完工後,他就隨時遷出去。
他回到乾西三所,把福晉叫進書房,跟福晉說這事,讓福晉在這兩三個月做好準備,該收拾的東西收拾,該帶出宮的人提前跟內務府那邊說一聲。
福晉出去後,胤禛又把蘇培盛叫過來。
“你跟內務府的人說找成活的幾棵桃樹跟石榴樹,到時候種到貝勒府的院子裡。”
“奴才知道了。”蘇培盛剛想退下,又被四阿哥叫住。
“順便讓內務府挑幾個機靈的人過來,不要年紀大的,算了,此事之後再說。”
蘇培盛看了一眼四阿哥,心想都要出宮了,四阿哥還要挑機靈的人伺候,應該是為了烏姑娘挑的,烏姑娘那邊需要人伺候,他沒有多問,先去找果樹。
胤禛想著皇阿瑪雖然封他被貝勒,但還沒有將分他佐領跟包衣奴才,他想著為烏錦挑幾個能伺候的奴才,還是從皇阿瑪分配的包衣奴才上挑是最好。
內務府裡挑出來的人是內務府包衣,直屬於皇阿瑪的。
好在皇阿瑪在年前想起這事,開始給他們這些冊封的阿哥分佐領,胤褆跟胤祉是郡王,分了五個佐領,佐領下面的人其實均屬於包衣奴才,為他們各自所有,而他跟胤祺他們身為貝勒,只分了三個佐領。
往後這些佐領都歸他們所有,真正屬於他們的人,是從各旗劃分到他們名下,他們就等於是這些人的旗主。
胤禛有了真正可以支配的人,他還是很高興的,雖說了有了這些包衣奴才,但宮裡有些宮女跟太監伺候他們伺候得久,也可以帶出宮繼續伺候他們,需要跟內務府那邊要人。
他讓福晉選好要帶出宮的人,把名單交上來給他,後院交給福晉負責,前院這邊,他自己負責。
烏喇那拉氏這半個月就在負責此事,她預計年後四阿哥就要遷宮了,聽說貝勒府已經建好,她讓後院的主子把自己想帶走的奴才告訴她,她來統計名單,不過有些人是屬於內務府的奴才,未必能全部帶出宮,也有些是自己隨嫁的奴才。
這半個月,後院人心浮動,還有一些想伺候四阿哥的奴才也跟著想法子隨他們出宮,比如有一些是宮裡膳房的奴才,原本是不能隨他們出宮的,這些人也有心走動,四處鑽營,給後院的主子遞話,讓主子把他們帶出宮,就有不少人求到烏喇那拉氏這邊。
烏喇那拉氏自己已經有想好要帶出宮的奴才,平日裡誰忠主,誰伺候主子上心,她心裡是清楚的。
至於其他人想帶出宮哪個奴才出宮,她也不會橫加幹預,反正她知道四阿哥分到三個佐領,佐領下面的包衣奴才約莫有五百人,真的缺人的話,就要從這些包衣奴才裡面選了。
烏喇那拉氏慢慢統計名單,年前就一直忙這事。
有人求到福晉這,自然也有求到蘇培盛那裡,畢竟蘇培盛是四阿哥身邊的大太監,宮裡一灑掃太監小才子就求到蘇培盛這裡。
小才子今年才十六歲,十二歲就進宮了,進宮年份淺,目前只是個灑掃太監,還不是四阿哥院裡的灑掃太監,是負責所跟所之間甬道的灑掃太監。
他聽說四阿哥要搬出宮,他覺得與其一直在宮裡當個灑掃太監,不如跟著四阿哥出宮,到貝勒府當個奴才也是一條好前程,於是他就想方設法求到蘇公公這裡來。
蘇培盛對小才子也是有印象的,兩人是同鄉,但平日裡沒有太多交集,他常跟在四阿哥身邊進進出出,跟一個灑掃太監見不到幾次面。
“蘇公公,這是我這幾年攢下來的所有銀子,還請蘇公公笑納。”
“說吧,你找我什麼事?說快點,四阿哥那還需要我當差呢,我離不了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