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一開始沒同意,但是胤禛緊跟著提到“希望舅舅代管年羹堯家産”之後,他便改口應下了。
初夏悶起來,城門底下也不好受。
年羹堯本就憋著火氣,隆科多趾高氣昂帶人一來,張口就喊抄家,兩人終於咬起來了。
宮中的春蟬一夜之間開始喧鳴。
禦花園大小神木上頭,都熱鬧的像是在趕集。
胤禛今年心情不錯,沒叫粘杆處的人去處理蟬鳴,隨它們去鬧騰,自個兒樂呵呵在養心殿裡吃瓜。
於是,胤小秘又多了一個可以玩鬧的娛樂活動——捉知了。
他自個兒捉到了還不行,還得多捉幾只,帶去尚書房叫大夥兒一塊玩。
朱軾一進門,就看到阿哥們圍坐一團,用腳趾頭都想得到是誰帶的頭。
老朱重重咳嗽一聲,允祁和允禧嚇得手一鬆,幾只知了拍打著翅膀滿屋子亂竄,有一隻好巧不巧,偏偏落在了老朱腦袋上。
朱大學士氣得鼻子都歪了。
胤小秘知道這回犯了大錯,連忙灰溜溜上去,想幫朱軾摘掉帽子上的知了。可是朱軾站的筆直,他才只道人家肚子高,伸長了胳膊都夠不著。
老朱是打死也不願意向胤秘低頭,兩個人僵持片刻,頭頂上的知了“嗞嗞嗞”。
潤物細無聲的尿了老朱一臉。
胤小秘沒忍住“噗嗤”一聲樂出來。
這下可算是徹底惹火了朱軾,劈頭蓋臉又是一通教訓,就差沒揪著他耳朵,拉到養心殿去尋雍正了。
最後,還是傅清實在看不過眼,將知了全都放出去,這場風波才勉強過去。
老朱十分不滿,罰胤秘站在最後聽課,然後才開講今日的課業。
他們已經講到了《墨子》的“節喪”篇。
墨子在喪葬方面的主張算得上有些叛逆。他反對厚葬久喪,認為這是一件阻礙經濟發展,於國無利的事情。
死去的人已經死去,聖王就應當著眼於活著的人,盡己所能,盡快做事,相互交利。
朱軾是個根正苗紅的理學傳人,但是對這主張裡頭隱含的“節制”之意,卻是十分贊同。
老朱有一點好處,他從來不會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學生身上,更多的是鼓勵他們多多交流。
他道:“墨子反對厚葬久喪,舉了個例子。說楚國之南,有一個炎人國,父母死後,必須得把他們的肉一片一片剔下來丟掉,剩下的骨頭埋在土裡,才算是‘孝子’。這難道真的就是世人所求的仁義之道嗎?”
堂下眾阿哥驚呆了。
包括昏昏欲睡的胤小秘。
小團子瞪圓了眼:“什麼?這算哪門子孝順?”
朱軾瞧他一眼,道:“所以,墨子才會提倡,天子也當把節喪一事當做政事對待。不能因為是去世的人的利益,就有所讓步。”
“萬事有節制,國家才會照常運轉。”
眾人若有所思。
反應最快的依然是胤秘。
小團子撓撓頭,笑得狡黠。
“那四哥今年就應該不守孝,帶著我們去圓明園避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