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嘉淦說:“請皇上親骨肉,停捐納,西北收兵,並逐步開設廣州十三行之外的通商口岸。”
世祖爺順治)在位時,曾實行過全面海禁,後來聖祖爺一朝逐步放寬,貿易的活躍度甚至超過了前明。
如今皇上有延續聖祖爺這一理念的意思,孫嘉淦的思路卻更加開放一些。
允礽等其他人都退了出去,與雍正就“類同廣州十三行口岸加設”的問題又討論起來。
雍正不是不知道放開貿易的好處,他只是有些擔心,思想上的沖擊百姓是否能接收,若是平白無故被西方人騙了去,他這個皇帝如何見得列祖列宗。
若是從前的允礽,恐怕也是這般想法。
可是見識過百年後的西方先進文明對大清帶來的沖擊後,他自然而然扭轉了觀點。
落後就要捱打,若能早些覺醒,也能少些血淚屈辱。
這些話允礽沒辦法跟雍正講,只好再三強調了重要性,退出養心殿去。
馬齊與張廷玉因為立儲沒給出實質性建議,被雍正大手一揮,分別指成了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師。加上朱軾這個太子太傅,三師湊齊了彙聚在尚書房。
本朝尚無太子,便已經立好了三師,還同時在尚書房內授大課,實在是一樁奇事。
連胤小秘也跟著嘖嘖稱奇,不過他奇的點跟別人完全不一樣。
小團子悄悄跟傅清咬耳朵:“哇,你伯父來給你上課啦,緊不緊張呀?要是我不聽話,會不會連累你回家挨訓?”
傅清話少,看著屋中最前方的伯父,只垂著眸憋出倆字:“無礙。”
胤小秘早就已經轉移了注意力,寫了個紙條,揉成一團,趁人不備砸在了四侄子腦袋上。
弘歷正在揣摩阿瑪這番委任背後的含義,驟然接到了彈射掉落的紙條,還愣住了。隨後連忙將桌上的紙團攥在手中,掌心都出汗了。
好像,好像有點刺激好玩!
弘歷摸了摸鼻子,悄咪咪開啟一瞧,這手字一定是么叔寫的沒跑了!
“四侄子,明明是你的三個師傅,為什麼變成大家一起啦?你真不爭氣!”
弘歷無言以對,奮筆疾書回複:“不是我!可能汗阿瑪有什麼考慮吧,說不定是為了叫么叔你跟著多讀書呢。”
叔侄兩人互相甩鍋,聊的飛起。從正經事一路瞎扯,聊到了四侄子最近收藏的戰況如何。
弘歷提起這個眉飛色舞,洋洋灑灑寫道:“這月功課不錯,騎射布庫又得了甲等,汗阿瑪便將我一直想求的《快雪時晴帖》賞下來了!”
小團子拿到這張紙條,心情有些複雜。
從前他不讀書,不知道四侄子有多糟蹋古玩字畫,如今跟著二哥習字,自然聽說過王羲之,也知道這《快雪時晴帖》只有28個字,卻被評為“天下無雙,古今鮮對”的名帖。
小團子顫抖著用潦草字跡問:“你不會又蓋章了吧?蓋了多少啦!!!”
弘歷還當他么叔是激動的,連忙也激情滿滿的回過一筆:“我叫裝裱工匠在帖子前頭加了四頁紙,現在才蓋了40多個章,題字也只有8處,還得多努力!”
拿到紙條的胤小秘:“……”
想捏死這個侄子,怎麼辦?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二筒科普道:【這還算能搶救的,你這個四侄子,在這張名帖上一共要戳170個章,題字63處呢!】
【比人家原帖都多,就是個字畫圈的狗皮膏藥。】
胤小秘沉默了,他還沒見過這樣能氣到他的對手。
許是小團子咬牙切齒的表情太過引人矚目,朱軾打眼就瞅到了,神不知鬼不覺繞到身後,一把奪過紙條一瞧——
嘿,老朱氣不活了。
作者有話說:
胤小秘:要不給四侄子專門設立一個蓋章的官位吧,我看適合。
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