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小秘略帶羞澀地瞧了他四哥半晌,撓撓頭笑道:“沒有,嘿嘿。”
雍正:“……”嘿嘿個屁。
胤禛沒轍,只好思索著,給么弟掰開揉碎講清楚。
題目上已經做了標註,此言出自《尚書·秦誓》。
乃是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不顧老臣蹇叔苦諫,聽信杞子的話討伐鄭國,戰事失敗後追悔所作。
雍正逐句解釋了字義後,總結道:“這話大致就是告訴你,用人須得重德重智,這些有雅量者能容人的智者,也是對天下黎明有利的選擇。”
小團子緊張的小手無處安放,打著磕巴道:“啊?原,原來我理解錯啦。”
胤禛哼笑:“朕瞧著何止。簡直就是驢唇不對馬嘴,瞎寫一通。”
頓了頓,他又問:“這回知道了意思,可有什麼破題的思緒了?朕都已經逐句教過你了,總該有些想法。”
胤秘苦著小臉,抓耳撓腮半天,才試探道:“要是啟用這樣的人,百姓們就能過得好,那皇兄豈不是就輕鬆了?”
雍正順著他答:“是這個道理沒錯。”
“那要是找到一群這樣的人,組成一個班子,皇兄豈不是就可以每天從早睡到晚,也不用操心天下啦!”
什麼叫從早睡到晚,這是叫朕偷懶呢。
明明有個“垂拱而治”的好詞不用,偏得胡說八道。
雍正抽了抽嘴角:“你當滿朝文武都是吃素的,放出去的權利怎麼可能那麼容易吐出來。”
燕京城尤其嚴重。
若非如此,生怕牽一發而動全身,胤禛早就給京師大換血了。
還是他實力和勢力都不足,這個皇帝才會做得如此步步為營。
胤小秘沒注意到他四哥的情緒變化,正專心琢磨著四哥丟擲的新難題。
事實上,他還挺喜歡這樣,與四哥一問一答開動腦筋的。
就好像二筒教他玩的軍棋一樣。
這回小家夥思考的時間長了一些。
雍正也不催促,盤著腿坐在對面品茶,心情竟比之前瞧著好了許多。
胤小秘快速運轉著小腦瓜,驟然拍著大腿喊:“我知道啦,四哥不是要派七哥去打那個蘿蔔頭金丹嘛!”
雍正咬咬牙:“……是羅蔔藏丹津。”
胤秘:“對,嗨呀他不重要。重要的是四哥就有名頭了呀。青海多遠呀,現在處理緊急軍務肯定不方便,四哥要是成立一個草臺班子,把張中堂他們都塞進去,私底下偷偷的搞點大事,慢慢的,不就把青蛙們煮開了。”
雍正:“……”
比起對么弟文化水平的擔憂,胤禛更多的震驚與驚喜。
小么所想與他心中一個若隱若現的設想不謀而合。
他就是要借機架空那些個不幹實事,不會權衡利弊,整日裡只知道勾心鬥角的外戚老權貴。
胤禛按捺住骨血裡的澎湃激情,握緊了茶杯,佯裝淡然問:“你向來最喜歡起一些稀奇古怪的名字,那你覺得這個‘草臺班子’,叫什麼最好。”
胤小秘歪著頭,笑問:“就叫……軍機處怎麼樣?”
作者有話說:
今天沒了。
工作有點忙,我榨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