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筒:“……”
你最沒資格說這話。
這麼閑聊幾句,小團子在夢中那種情愫便全都消失不見了,轉個身子“呼嚕嚕”很快就又睡著了。
管他呢,天塌下來,有個高的哥哥們先頂著。
反正他是個矮冬瓜,哼。
養心殿,勤政親賢殿。
雍正還穿著朝服,與張廷玉幾位南書房行走正商議朝政。
政權交替之間,最易碰上四處漏風,亂糟糟的,直叫人心煩。
近日的羅蔔藏丹津造反便是一樁。
旁人不清楚,時時侍奉在聖祖爺身邊的張中堂卻最是門清。
聖祖爺八歲登基,面對的是功高蓋主的野心輔政大臣,與三面險象的外敵侵犯。對此,先皇得亂中取勝,快刀斬亂麻。饒是如此,也少不得忍氣吞聲,韜光養晦等著裁決鰲拜、阿拉布坦等人。
何況新皇面臨的是治平之事呢。
上有幾位親王郡王阿哥爺虎視眈眈;下有吏治腐敗,官員結黨,捐賦、鹽政、銀錢、訴訟、滿漢朝臣分庭抗禮等等,攪在一處樁樁件件都是頭疼事。
碰上這樣的時局,急不得,燥不得,必得耐著性子,抽絲剝繭地循著時機給慢慢處理了。
這怕也是聖祖爺要留下“戒急用忍”四個字給皇上的原因。
難啊。
對於當今萬歲而言,他面對的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局面。
做得好,效果上看起來沒那麼耀眼;
做得不好,倒是要背負一身罵名。
張廷玉想到此處難免嘆了口氣。
從這一點來說,新帝於大清子民是個好皇帝。對於可能會背負的罵名,胤禛只輕描淡寫一句“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帶過了。
雍正不知道他在張廷玉心中的形象有所拔高,只斟酌著吩咐完接下來的應對,才喘了口氣問:“今歲恩科如何?”
鄂爾泰笑著拱拱手:“三月十五的會試題目已經審出來了,奴才瞧著這回有幾人答得頗有新意,特意拿了會元的卷子給萬歲爺過目。”
蘇培盛盛了試題遞過去,雍正邊看,邊暢笑出聲:“有些意思,這幾人殿試朕會留意。”
鄂爾泰躬身稱是。
雍正想了想,又道:“這回會試恩科的題,拿去尚書房,叫阿哥們都做一份上來,朕要親自過目。”
張廷玉詫異一瞬,張了張口 ,最後還是領了命退下。
倒不是為這試題,而是新皇事無巨細的精力,叫他隱隱有些擔憂。
君臣之間的議政很快結束。
雍正等人走幹淨了,喘了口氣,這才開始叫蘇培盛傳早膳,用完膳之後,換了身玄色常服,正想往西六宮去看看皇後,給太後請個安,順便瞧一眼不叫他省心的么弟。
門外就傳來熟悉的一嗓子喊叫:“皇兄!皇兄!看我的屁股好全啦!”
雍正:“……”
你是恨不得全天下都見識到你的屁股嗎?
胤禛沒好氣的迎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