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小么年紀實在是小了些。
老皇帝嘆氣道:“不過什麼?”
“不過,阿瑪是怎麼看出來我不對勁呀?”
康熙沒好氣的拍他屁股蛋:“當朕都跟他們一般傻?”
胤秘:“汗阿瑪才不傻,最英明神武啦!”
“知道還跟你四哥搞這些個小動作。”康熙頭疼的叫他坐回去,去吃那些個糕點,嘴上又叮囑,“此事萬不可告訴別人,尤其是八阿哥。”
想來老四已經千叮嚀萬囑咐過,但老皇帝仍舊不放心,還要親自囑咐。
胤小秘點點頭:“放心吧,兒砸除了阿瑪跟四哥,誰都不敢說呢。說了他們也不信,才不要被他們笑話。”
康熙將那本有關小麥收成的書收進自己懷中:“這本書朕拿走了,你留著對你無益。剩下的這本倒是沒什麼,你自個留著看。”
胤小秘對他汗阿瑪看不上營養膳食十分有意見。
“兒砸看的這本書可有趣了,等學好了,就每日配好阿瑪要攝入的食物種類、數量。還有還有,阿瑪該做多大的活動量也是有講究的,可不能再一整日坐著看摺子,又或是成日裡行圍跑馬,沒個規律。”
么子小嘴叭叭,細數汗阿瑪生活不規律十大罪行;
康熙就笑吟吟聽著,時不時將他沾到衣袖上的土壤給撣落下去。
農田間的金色麥浪翻起一茬又一茬。
農田區往南走,便是無逸齋。
康熙跟著小兒子忙活半日,出了一身汗卻不嫌累,只覺得腿腳輕快許多。便拉著胤秘一道去突擊檢閱皇子皇孫功課做的如何,順便給這小團子打個預防針。
沒錯,老皇帝是想把么子塞去讀書了。
給胤秘準備的外諳達早就備齊了,教授滿、蒙、漢文的三位內諳達卻費了些工夫,因為這孩子不吃死記硬背那一套,康熙只好因材施教,給他找那些個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尤其得愛吃愛玩的老師。
諳達們齊了,哈哈珠子和伴讀也不能落下。
曹氏一門算是內務府包衣世家,底子幹淨,做的也多與政事無關,老皇帝便將胤小秘的哈哈珠子欽點了他們家;
至於伴讀,則是從皇室宗親,或是朝中京官的適齡子侄裡挑選,康熙瞧了一圈,直接點名富察·馬齊家的侄子富察·傅清。
哼。
別以為朕沒看出來,提起做小阿哥的伴讀,這一個比一個頭低得快,就屬他馬齊最厲害,脖子都要折成兩半了。
富察傅清就這麼躺槍了。
康熙思索一圈,覺得再沒落下什麼,帶著胤秘就進了無逸齋。恰逢朱軾正在講授《中庸》議題:“君子慎獨”。
朱軾這小老頭喜歡叫學生暢所欲言呀,在學的皇子皇孫們挨個發表見解,他自個立在一邊時而點點頭,時而笑笑,一直也沒發表意見。
等大家都暢所欲言完畢了,朱軾笑眯眯問:“眾位阿哥對其他人所言有異議嗎?各抒己見,僅供交流。”
這話一出口,皇子們率先開掐——
“二十哥說喜怒哀樂乃人之本性,難道就不稍加約束,想怎樣便怎樣嗎?”
“二十一弟還真是膽小。”
“上回塞外,被馬驚到尿褲子的不知道是誰!”
學術辯論變成激情互噴,只需要一個朱軾推波助瀾。
康熙竟然還能笑吟吟立在外頭圍觀,垂著頭問胤秘:“若瞻朱軾的字)這道題,你可有什麼看法啊?”
胤小秘光顧著看兩位哥哥掐架了,叫他汗阿瑪彈了個腦瓜崩,才捂著小腦袋道:“嗚哇,朱大人說什麼‘君子慎獨’,兒砸聽不懂,如何有看法?”
康熙揹著手,沒好氣道:“瞧你這點學問,朕都拿不出手。”
胤秘:“我的學問,阿瑪如何能拿走?”
“……”
老皇帝不跟他扯嘴皮子,那屬於自討沒趣。他想了想,用了一套么子能夠聽懂的白話來解釋。
“‘君子慎獨’,這意思就是德行高的人,即便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也能做到像面對他人時那般謹慎。”
胤秘點點頭:“哦哦,這不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