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頓好主子,廖公公開始忙活了。
他先做的是胤秘特意點名的“玉灌肺”,這是一道宋朝宮廷點心。
做法也不難,用現成的油餅,混了真粉、芝麻、核桃仁、松子等果仁,拌著蒔蘿、糖和紅曲研成末,上鍋蒸。
趁著蒸鍋的時候,廖公公又開始準備主食“三脆面”,民間也叫它澆頭面。
把嫩筍、蘑菇蕈、枸杞頭一起焯熟,用熟油、醬、醋、鹽和胡椒拌在撈出的湯面裡,澆頭和湯混在一處,看著就有食慾。
面做好了,廖公公順帶把蔞蒿掐葉留莖,熱水一灼,拌上香料,再加一層肉臊裝盤。
小菜都好處理,唯一遺憾的是傍林鮮。正是冬春交接時候,尋不到夏初的竹筍,只能取了冬筍用竹葉煨熟。
這時候,灶上的蒸物正巧熟了,從甑裡取出,切成小塊裝盤,然後澆上一勺辣汁,一道“玉灌肺”就成了。
給脆皮炸雞撒上香料,胤小秘已經迫不及待循著味兒過來。
廖公公請示:“阿哥是在咱們承乾宮裡用,還是要去外頭?”
胤秘看完整個製作過程,揉了揉困得睜不開的眼睛:“就裝進食盒吧。”
小團子還掛念著佟佳貴妃的早膳:“對啦,廖公公待會給佟額娘也備一份吧。不過玉灌肺不要太辣,炸雞就免啦。”
廖公公笑吟吟點頭:“阿哥放心,奴才有分寸呢。”
胤秘叫上五花提好食盒,往尚書房方向呼啦啦跑去。
難得能欺負一次十七哥,想到他饞得流口水,咬牙切齒又無可奈何的模樣,小團子別提多激動了。
尚書房設在乾清宮東南角圍房,西側還開闢了阿哥茶房,方便休息時間供阿哥們用些茶點。
天色大亮,阿哥們正在聽大學士富察·馬齊講《經籍志》。
十七阿哥起得晚,只囫圇喝了口山藥羹就匆匆跑來。馬齊講的東西他已經聽過,只好一邊打著哈欠,一邊期盼著么弟給自己帶的吃食。
恍惚間,胤禮突然聞到一股美食的香味兒,懷疑自個兒是餓出幻覺了。
條臺前,馬齊頓住講課的聲音,厲聲道:“尚書房是清靜之地,望諸位阿哥自覺自律,不可為口腹之慾蔑視先祖規矩。”
眾人面面相覷,從阿哥茶房幽幽探出個小腦袋,嘴裡還啃著雞翅,不好意思的沖馬齊打了個招呼:“富察大人,吃炸雞嗎?”
馬齊嚥著口水,甚是頭疼。
這孩子古靈精怪的,被萬歲爺寵在心上,他只好依著慣例輕聲勸勉幾句。
小團子無辜極了:“可是,是十七哥叫我帶著好吃的來尚書房。”
十七阿哥:???
我是叫你送吃的,可沒叫你吃啊!
十七阿哥:???
作者有話說:
陳氏:兒啊,要不你出去禍害別人吧?
胤小秘:好耶!哥哥們我來啦!
1我們古代有玻璃,但是是那種一遇熱就炸掉的低溫鉛鋇玻璃,這裡要讓胤秘研製的是西方鈉鈣玻璃,可以做成大扇窗戶的~
歷史上,雍正朝時,故宮養心殿裝了第一塊玻璃窗。順便一說,雍正是個把大臣頂戴寶石全換成玻璃珠子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