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關頭,就算劍門關打不過去,派出一支兵馬沿著長江水東進,去襲荊南也是辦法。
可劉備什麼都沒有去做……
以至於,整個成都的氣氛,在這個初冬,是顯得那麼死氣沉沉。
蜀王宮內,
劉玄德神色苦悶,翻看著一封從中原寄來的書信,這是前段時日諸葛亮寫給他的。
說的很清楚,如今的漢室,算是徹底挑在劉武的肩上了。
劉備再不可視之為昔日逆子……
劉皇叔做不到的事情,劉皇弟做到了。
你終究是他生父,不與他為敵,他自不會與你為敵。
很多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要為大局考慮,為大漢的天下考慮。
“奈何……”劉玄德折上了書信,嘆道:“孔明都如此說了,我又還能如何呢?”
邊上的法正開口了:“孔明之言,在下深以為然。”
“主公可還記得,您是如何成為巴蜀之主的,須知成都城高大,彼時城內尚且有五萬精兵,且糧草充足,我們的攻城的兵馬,甚至都不如城內守軍多……”
提及此,劉備有些不太好意思:“不是先生所獻的計策麼,那次不廢一兵一卒,便輕取了的成都城。”
法正再問:“敢問主公,在下當時所獻的是何種計策?”
劉備臉色已經不大好看了,擺了擺大袖:“借劉武的勢罷了,哄開了成都城門。”
當時,
劉備遵從法正的計策,散佈傳言,說劉備劉武父子已經和好如初,劉備打巴蜀,是幫劉武打的。
城內劉璋也好,諸多兵將,乃至百姓,一聽楚王名號,嚇得惶恐不安,哪裡還敢抵抗,直接開城請降了。
“主公啊,如今楚王如日中天,這世上還有能奈何主公啊?”
“縱然之前有許多說不清,道不明之事,可世人無不因畏懼楚王而忌憚主公,這是真的。”
“主公,你明白在下的意思嗎?”
法正的話說完了,劉玄德很是煩悶地看了他一眼:“這個道理,我早就懂了,無須孝直來教。”
這些門門道道,
讓劉玄德覺得很憋屈。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
況且那個人……
每每想起決裂後,每每與劉武的交鋒,劉武對自己的態度,自己多年的那些部下……
那個人是她的長子,素來被自己輕視,可卻奪走了自己的一切,對自己動輒打殺,可如今自己竟然要靠著與他的威名苟活……
劉玄德感覺太窩囊了。
正在這時,有人披甲持劍闖了進來:“父親!”
是如今的南中世子,劉封:“父親,三叔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