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天不絕炎漢,天不絕炎漢……”
“時至今日,朕縱死也再無遺憾了……”
噠~
終於,
劉協停下了腳步,
他抬起頭,
諸葛亮,趙子龍,簡雍也都抬頭仰視前方……
太廟。
不是一座,而是兩座。
一座是高廟,一座是世廟。
漢光武雖曰中興,實乃開創,因為只有開創東漢才能中興大漢,所以本就是再造大漢之功,他這個中興是絲毫不輸草創的。
如此功勞,東漢必然要給他單獨起廟,不可能讓他附於高廟內。
劉秀功勞太大了以至於不得不給他上廟號為世祖了。
所謂世祖,便是功德並茂、開闢之祖。
與周朝的天子七廟不同……
如文帝廟叫顧城廟,景帝廟叫德陽,武帝廟叫龍淵,宣帝叫遊苑。
廟制在東漢發生了很大的改革,準確說,東漢開創了後世廟制同堂異室、廟中之廟的先河。
劉秀是認西漢為大宗的,但這並不代表他的東漢繼承西漢。
劉協只是頓了一下,便繼續上前。
他身後的諸葛孔明等人,都不由得暫時停下,神情變得肅穆,正衣冠後,才繼續跟了上去。
長安的高廟,洛陽的世廟,修建的極為宏偉莊嚴。
許昌的太廟是新建的,修的自然是無法與洛陽長安的相比,然而洛陽也好,長安也罷,多年兵亂,都付之一炬了。
列祖列宗的牌位,都供奉在這裡了……
劉協的目光在高廟內緩緩而過,
高祖皇帝,劉邦。
泗水亭長,落草芒碭,受為沛公,先入關中,滅秦分益州,漢中得封王,掃蕩了群雄,烏江那裡徹底贏了楚霸王,這才兩漢四百年的華夏樂土。
而後是文帝,景帝。
這是第一個治世,奉行黃老之道,無為而治,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終於,到了武帝劉徹,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北擊匈奴,南平百越,東收朝鮮,西闢涼州,打通了絲綢之路,張帝國之腋,揚大漢雄風。還有酎金奪爵、鹽鐵官營,這便是漢武盛世。
而後就是昭,宣二帝了。
昭宣之治!
於此前漢國力與疆域,達到極點,第一次斬下了匈奴大單于首級的人是陳湯,他說:明犯強漢,雖遠必誅。
第一次設定西域都護的是漢宣帝,他說: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元帝勤政節儉,卻優柔寡斷,疏忽吏治,無所作為,大漢由此衰弱。
成帝軟弱無能,酒色侵骨,暴斃溫柔鄉當中。
至哀帝時,大漢已經病入骨髓。
是王莽把持朝政後,排除異己,培植黨羽,偽造符瑞,代漢立新……
前漢至此完。
劉協上了一炷香,行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