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荀攸的聲音,就像是一聲驚雷,震散了曹操心中疑雲。
他只覺寒意徹骨,如隼蒼眸中,掀起了驚濤駭浪:“怪不得……
“怪不得孤用了離間計,致使韓遂除掉馬超,致使西涼諸部內鬥火拼,守衛潼關力量所剩無幾……”
“怪不得孤當著韓遂的面,戳破了他的偽裝掩飾,甚至拿出涼王之位來招降,那韓文約居然依舊無動於衷……”
“原來他是在等劉武的援軍!”
原來如此,
原來如此!
明白了,全明白了!
曹操忽然想起了當日在許昌,自己舉薦劉武來征伐關中,對方卻毫不猶豫拒絕的那一幕,當時自己只以為,劉武看透了自己想要他和西涼互相消耗的謀算、
如今再看,
彼時的劉子烈,說不得便已然在圖謀與韓遂勾結,暗中在潼關外對付自己……
曹操臉色愈發的難看:“此子年紀輕輕,城府卻如此之深,真亂世之奸雄也!”
曹阿瞞已經徹底信了荀攸的話,滿帳謀士卻面面相覷……
荀攸出身潁川荀氏,且素來智廣謀深,所言鮮有不中,所謀鮮有不成,曹營中一眾謀士向來是敬服的。
可若今日之事,當真如荀攸所言,那劉武未免也謀劃的太遠了。
這位楚王殿下,從未來過關中,從未與韓遂見過,竟然將魏王設計進了如此前後受敵之局?
“這,公達先生所言,確有道理。”
“若按公達先生所言,劉武與韓遂之事,確乎能解釋的通。”
“這劉子烈年紀輕輕,不過二十許,竟如此老謀深算?”
“如今我軍已落於險地,這等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這就是眼下曹軍的形勢,他們的對手是劉子烈,是那位屢屢擊敗曹丞相的楚王,他們只能做好最壞的打算。
曹操目光緊緊盯著荀攸:“公達既能看破劉子烈與韓遂的詭計,必有應對之策。”
荀攸沒有絲毫廢話:“眼下丞相為難之處,無非是劉武之軍與潼關……”
“韓遂不願降,縱然西涼軍如今兵力薄弱,但他們依雄關而守,丞相即便竭力去攻,兩日之內必然是攻不下的。”
“既如此,那丞相便只能遣大軍回頭,將劉武的軍隊趕走。”
趕走?
曹孟德無奈:“劉子烈向來蠻橫,無法無天,他連親爹都敢下手,孤這個乾爹就更不行了,如何能趕得走他?”
“不然,此一時,彼一時也。”荀攸成竹在胸,聲音低沉:“昔日劉子烈,不過一叛家逆子而已,且兵寡將微,為了存活下去,自然是無所不用其極。”
“如今他已入了天子嫡脈大宗,為孝靈皇帝之子,當今天子兄弟,大漢楚王!”
“這些東西,固然讓他聲勢大增,但又何嘗不是一種約束?只要他還認這些身份,他就得要臉面,行事就得顧及禮法,不能太過。”
曹操苦笑:“此人行事,向來讓人捉摸不定,若他不顧及禮法,又當如何?”
話音剛落,就見賈詡起身:“主公勿憂,那劉武遠道而來,師疲馬乏,又據探子來報,其不過兩三萬兵馬,丞相十數萬大軍,自可輕取之。”
輕取劉武?
望著眼前的賈詡,曹操差點氣笑了:“文和出的好主意,汝就不怕那劉子烈突進戰陣,把孤給輕取了?”
西陵城外,曹丞相就已經被劉武給輕取過了一回。
曹仁更是被輕取了兩回,其餘徐晃、于禁、滿寵諸將,被劉武生擒的還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