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唸了個開頭,那曹軍士卒整個人都愣住了:“已,已領西涼諸部聯軍,獻潼關,歸降,歸降孤王纛下!”
“孤王大軍已入潼關,著令鎮南將軍魏延見信,即刻發兵潼關,夾擊,夾擊曹孟德……此令,荊州牧,大漢楚王!”
劉武得長安,敗馬超,甚至韓遂與西涼聯軍都向他投降,還獻上了潼關?!
這都是什麼時候的事?
許褚猛地抬頭,半張爛臉上滿是懵逼。
他驟然上前,一把搶過竹簡,翻來覆去的看,可他不識字,看多少遍也沒用。
許仲康腦中一片混亂。
劉武不是領兵在曹軍身後,什麼時候入的關中?
他又如何取的長安?
可若這信中所言是真……
此事無論真假,非同小可,要速速報與魏王。
許褚手持竹簡,毫不猶豫的翻身上馬:“帶上這西涼蠻子,速速回返大營!!”
……
潼關以東,
荊北軍大營,某個偏僻所在的軍帳內。
七七四十九盞小燈,圍繞著七盞大燈,將原本昏暗的軍帳,照射的一片通明。
諸葛孔明穩坐案後,那份尚未寄出去的書信,依舊擺在案角。
羽扇輕搖間,諸葛亮神思翻湧……
曹操與韓遂、馬超於潼關廝殺對峙,幾乎將整個關中過半兵馬都集中於潼關下,劉武順勢從武關入關中,確乎是一步妙棋。
可若想取下長安,只怕不易。
長安固然破敗,但終究是大城,況且長安乃關中腹地,縱然馬超、韓遂把所有兵力都彙集潼關,長安這等要地,他們又怎能輕視?
若吳楚聯軍,一時拿長安不下,潼關必有所覺,極有可能回師長安。
那時節,劉武即便想全身而退,只怕也成了件難事,若如此……
諸葛亮手中的羽扇,忽然停了下來。
他臉上一陣失神,自己明明是被迫為劉武效力,如今怎的也為劉武成敗患得患失起來?
“唉~”孔明一聲嘆息,似是自言自語,又似是為自己解釋:“吾非為劉武患得患失,吾實為漢家氣數憂慮。”
如今劉皇叔下落不明,就算他還在,這復興漢室的擔子,他也擔不起了。
在所有心懷漢室之輩的心中,劉武已是漢室最大的希望,所以劉皇叔麾下,以簡雍為首的那幫老臣們,才會毫不猶豫的投向了劉武。
縱然是他諸葛臥龍,也不得不承認,當今之世,安漢者,武也!
此番劉武若真能拿下長安,拿下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