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大風起兮雲飛揚!
潼關,
某處宅院內。
韓遂冷冷的看著眼前的兩位,這二人便是劉武派來勸降自己的使者麼?
下一刻,
韓遂的臉色就驟然變了……
“某,楚王麾下陷陣營主將,幷州高順,見過韓將軍!”
“在下,江東周公瑾,韓將軍有禮。”
韓遂怔怔望著周瑜:“閣下便是江東大都督,周瑜周公瑾?!”
周瑜神色平淡:“正是周瑜。”
韓遂雖久在涼州,但中原之事也聽聞許多。
幷州高順乃昔日呂布麾下大將,他為呂布統領的陷陣營,那可是連曹操麾下的精銳都吃過大虧的。
世人皆知白門樓之後,高順與呂布皆死。
豈料前者西陵大戰,高順與陷陣營居然又重現人間,俱為劉武效力,此事雖然震動天下,但韓遂也早就聽說過,高順為劉武傳話,也在情理之中。
可這周公瑾如何也聽劉武調遣?
赤壁大江上,周公瑾火燒曹操八十萬大軍,燒的曹操再無力南下,是真正的當世名將!
縱然如今是孫吳聯軍,可那位吳王居然捨得把這等大將,借與劉武?
韓遂神色變化,緩緩向兩人拱手:“遂失態了,讓兩位將軍見笑,不知兩位將軍此來何意?”
周瑜的威名當前,終於讓韓遂清醒了些,談話也能得以繼續下去。
周瑜沒有說話,高順上前:“我家主公,乃大漢楚王,領天兵收復大漢舊都,行復興漢室之大業,順天應人。”
“馬超狂傲,領大兵來攻楚王,本將也曾奉楚王之命,去馬超營中,勸他拜見楚王,奈何此人桀驁不遜,不肯拜謁楚王,遂有兵敗之禍。”
“若非楚王寬厚,饒其性命,只怕眼下韓將軍便能看見馬孟起的頭顱了……”
高順聲音低沉,韓遂默然不語。
如今馬超已然被劉武所擒,說這些廢話,還有什麼用?劉武真正要這高順帶的話,必然都在後頭。
果然,高順話鋒一轉:“而今楚王佔長安,曹孟德兵臨潼關,關中之勢,西涼軍之勢再明白不過……”
“西涼諸部,唯有兩個選擇,或是投曹操,或是投楚王。”
韓遂心頭一片苦澀,高順說的沒錯,如今曹孟德與劉武,一前一後,西涼軍堵在了關中,他們如今能選的,無非是投曹、投楚而已。
至於在潼關堅持下去……
涼州聯軍真敢這麼幹,只怕劉武和曹操,就得先聯手除了他們這些“涼州叛逆”。
話雖如此,韓遂還是不置可否:“我與曹丞相乃是昔年故舊,想來向其獻降,總能保我等榮華不失。”
高順笑了:“不過是多年之前,韓將軍與曹操、袁紹一頓宴飲的交情,這等昔年故舊,韓將軍果要當真麼?”
“況且曹操素來多疑,涼州各部此次起事,本就是反曹,縱然你等真投了曹操,他當真會信任你等?”
“宛城張繡前車之鑑,韓將軍不可不察……”
當年曹操徵宛城,張繡直接投降,結果曹操納了張繡嬸孃,張繡大怒之下復叛,使曹操長子、侄曹安民及麾下大將典韋,俱喪。
其後曹操雖然再次納降張繡,張繡跟隨曹操去征討烏桓,還沒有到達目的地就死了。
雖然說是病逝,可大軍開拔的時候,張繡還精神健壯,結果半路上就“病逝”了,這裡面的古怪誰看不出來?
自己若是真降了曹操,誰知道會不會稀裡糊塗的“病逝”?
高順的聲音還在繼續:“……當然,最要緊的是,如今的曹孟德已然日薄西山,他再不是以往那位,敗盡天下諸侯無敵手的曹丞相!”
“當初曹操南征,是楚王主持荊南與江東結盟事宜,最終助公瑾大都督火燒赤壁,大敗曹操八十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