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
“咳咳……”關二爺一聲輕咳:“這是曹孟德從天子那裡請來的詔書。”
關雲長說的稍稍有些委婉,但意思再明白不過,這詔書跟天子關係不大,只是曹操走個場面,維護一下自己的面子而已。
真正要帶的話,自然不可能在這詔書上。
“關某來時,曹孟德託我告知阿武,襄樊之事純屬誤會,凡事好商量。”關羽神色有些古怪,越說越怪異。
“這些時日,曹操拿著你當初寫的請求朝見天子的那封信,愈看愈發覺得,覺得你忠君愛國之心,赤忱無雙。”
“帶兵一萬進京,不過是小事而已,雖然有違漢家制度,但曹孟德願意在天子面前為阿武你解釋……”
曹阿瞞到底還是識時務的。
劉武靜靜地聽著關二爺傳達曹孟德的話,只怕這位曹丞相之所以願意退步,還打著其他算盤。
關二爺繼續道:“曹孟德眼下准許阿武伱帶一萬兵進京,但阿武你的水師、步卒要立刻退出宛城,退出南陽,退出襄樊。”
“曹仁、于禁、徐晃、滿寵、呂常諸將,還有俘虜的所有曹軍,也要一律放回。”
“曹操答應阿武你提萬兵背上,卻也要求你將襄樊局勢,恢復到襄樊之戰以前,雙方只當什麼也沒發生過……”
想他曹丞相這輩子,服軟的時候也不少。
彼時曹操迎天子於許昌的時候,天子封他為大將軍、武平侯。
自己當上了大將軍,曹操便建議天子任命袁紹為太尉,結果袁紹恥於位在曹操之下,上表推辭,於是曹操把大將軍讓給了袁紹。
可對方那是四世三公,佔據北方精華之地的袁本初,是門生故吏滿天下,正兒八經的天下第一世家,向他服軟,不算丟人。
而劉武終究是個年輕人,縱然也極有聲望,可在世人看來,他能和四世三公的袁本初比嗎?
能配曹操向他服軟麼?
但此時的曹丞相,明顯已經顧不上這些了……
當初曹軍數倍於劉武,最後還是讓劉武生擒了曹孟德。
如今曹操麾下兵力,遠遜於劉武,他自然更不願與劉武發生衝突,此次出征也實在是事關曹孟德切身利益,迫不得已。
若是丟點面子就能讓劉武退兵,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曹孟德讓關某所帶之話,關某已經說完了。”關雲長略略遲疑:“阿武,其意如何?”
關雲長自認,若他是劉武,絕不會退兵。
這曹阿瞞異想天開,竟然妄想讓阿武退兵?這是真把阿武當稚童戲耍。
對面的劉武沒有說話,只是笑了笑:“請二叔轉告曹孟德,就說,我知道了……”
……
……
昆陽城。
縣衙內,
曹孟德這會趴在縣太爺的臺案上,大堂內文臣武將齊聚。
“孤還是有些擔心,那劉子烈可不是輕與之輩,要他把南陽襄樊,還有曹仁等諸將,以及諸多被俘計程車卒全都還回來,是不是有些過分了?”
曹操這時候是有點憂心的。
劉武憑本事打下來的地盤,俘虜的降兵,讓他一口氣全都吐出來,貌似有些不太現實。
就以劉武的秉性,可能是近乎於無。
這也是曹操讓關羽去帶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