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陸績退下了之後,
江東滿朝文臣,一時間竟無人敢再向前……
沒人敢直面劉武鋒芒了。
一時,場中氣氛詭異。
孫權心有不甘,真是江東無人了嗎?
當下他開口道:“顧君!”
當下又有一人走出文臣群列,
顧雍!
出身江東吳郡四大姓之一吳郡顧氏,少時受學於蔡邕,弱冠之年即任合肥縣長。
顧雍不飲酒,沉默寡言,舉動得當。
孫權曾經感嘆:“顧君不說話,只要說了言必有中。”
這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存在,在歷史上,顧雍死時,孫權甚至做到了為他戴孝……
這位老大人看著已經氣息非常孱弱的劉武,似乎心有不忍。
可畢竟吳侯之命不可違!
而且,倘若真讓劉武徹底壓服了江東文武,那可真就……
“君王,以忍辱負重為德。”
“臣下,以恭敬謹慎為節。”
“當年蕭何、吳漢都立有大功,但蕭何每次見到高帝時都如同不會說話一樣;
吳漢侍奉光武皇帝,也一向謹慎勤勞。”
“劉子烈,你對大漢又有什麼功勞可言?”
“只不過是依靠了劉皇叔,而一時起勢罷了……”
“竟敢去同時觸曹劉孫三家逆吝,你何以如此得意忘形?”
“雖說出走公安,是出於一時意氣不平,其實還是恃恩忘敬、謙虛不足,過剛易折,慧極必傷,強極則辱,情深不壽,似你這樣的人,如何能夠長久?”
顧雍老大人的話說完了。
這一次,劉武並沒有立刻回答。
他怔住,
眼神變得迷離……
好似是在思索,好似是在養神休息,也好似是在回想以往。
場中靜悄悄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江東群臣開始議論紛紛。
皆以為,這下劉武終究還是不行了!
還得是顧雍!!
如此足有半柱香的功夫,
直到孫仲謀開口:“子烈……”
“我為臣子,一直以恭敬謹慎為節……”劉武終於說話了:“我為劉備之臣時,一直以恭敬謹慎為節。”
“我為劉備之子時,不求任何回報為孝。”
“縱然我心有不甘,可劉備行廢長立幼之舉,此敗亡之道也,我不出走,難道要與他一同滅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