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與我出去!”
……
吳侯大殿內,劉備那痛惜的聲音還不曾停:“備萬萬不曾料到,劉武這豎子的心性竟如此狠毒。”
“當年我被那曹孟德追擊的無處可去,是劉景升收留了我,他視我兄弟,公子劉琦更視我叔伯,豈料這劉武為了他自己日後能繼承荊州,竟揹著我殺了劉琦……”
劉玄德說的沉痛悲憤。
諸葛亮聽得目瞪口呆。
這……
“咳……”諸葛亮以羽扇掩口,不停的咳嗽示意劉備不要再胡沁了。
但劉皇叔只是回以眼神示意……
軍師怎麼忘了來時在船上說的話?
此行目的其一便是要讓劉武在天下人面前顏面盡失,再無人去投靠歸順,斷掉他往後崛起的可能!
想到這些,劉玄德心中也不由無奈,雖然自己本心也不願用如此下作的手段汙衊劉武,但劉武逼迫至此,自己也沒有其他辦法了。
或許看明白了自家主公的眼神,諸葛亮低聲嘆息,再不言語。
劉備對劉武的【控訴】還在繼續:“……這逆子更是對幼弟無情,仗著自己勞苦功高便不把幼弟放在眼中!”
“全當我劉玄德已入了土,去欺負孤兒寡母!”
“備實在是看不過去劉武的狠毒無情,因此當堂呵斥了他,告訴他自己決意要立阿斗為世子,就算是阿斗把這個位置做到死,也不會留給劉武。”
“但當今亂世,我又豈能當真立一孺子為世子?”
“備亦只是想讓劉武自省改錯而已,待他誠心改過之後,再復立他為世子。”
“豈料這劉武氣量狹小,竟真的出走公安城,甚至還幹下了劫走郡主的荒唐事……”
劉皇叔終於把劉武出走的【來龍去脈】,【清清楚楚】的說完了。
大殿內,江東君臣已然是目瞪口呆。
他們萬萬沒想到,劉備父子之間反目,竟乃是因為劉琦之死。
居然是因為劉備不願立劉武為世子,才讓劉武憤而出走公安城!
“怪不得,怪不得劉子烈換名來至江北。”
“鞍前馬後,辛辛苦苦,最後本該屬於自己的世子位卻歸了七歲幼童,難怪他要憤而出走公安!”
“若依劉皇叔所說,這劉子烈確乎不宜立為世子。”
“我怎麼老覺著不對勁,劉子烈何等英雄,何等孤傲?他豈能無緣無故的欺負一個孩子?他又豈會如此氣量狹小?”
殿內諸將,低聲議論著,他們雖然知道了劉子烈與劉備之間不合的緣故,但對劉備說的這些事情,卻半信半疑。
劉子烈不像是如此器小之人。
大殿主座上,孫權碧藍的眼眸看不出什麼情緒波動,或者說,他只想確認劉武出走公安,這其中是不是還有這父子二人的其他陰謀。
眼下看來,
似乎這父子二人真的是因立世子人選而不和,至於劉備所說言語的真假,孫權並不是太在意。
“玄德公,汝父子之事,乃皇叔家事,江東不宜插手……”孫權沒興趣深究劉備的家事,直接劃出了江東底線:“但無論如何,江東必取合肥!”
“還請劉皇叔安撫好父子之事,小妹既已嫁與劉氏,則請皇叔父子自決之。”
劉備愕然抬頭,望向孫權。
這位江東之主說的含蓄,但其中的深意,劉皇叔瞬間就聽明白了。
反正伱與劉武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江東郡主不是嫁給你,就是嫁給你兒子,你們自己看著辦吧,你與你兒子,總有一個是江東的女婿。
但無論如何,劉氏父子不能耽誤江東取合肥。
劉皇叔聽明白了孫權的話,諸葛亮又何嘗聽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