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一葉而知秋,窺一管而知豹,從機器人和全息投影研發團隊就可以看出來,小桑河整體的研發氛圍有多令人神往。
真的無法想象,他們能把技術推進到何種地步。
甚至有很多網友已經喊出了“二十世紀看貝爾實驗室,二十一世紀看小桑河”的口號。
這可不是一般的褒揚。
二十世紀的貝爾實驗室有多牛,看看以下這些就知道了。
背靠曾經未被拆分的att公司這座金山,貝爾實驗室,最不缺的就是錢,財大氣粗的att公司每年會拿出產值的3來用做技術研究和實驗研發。
在1920年,就能撥付1200萬美刀的研究經費,可想而知研究投入有多恐怖。
這個實驗室裡,都不能說是人才濟濟,而是天才濟濟。
.施特默,發現分數量子霍爾效應;j.巴丁,發明點接觸電晶體;朱棣文,鐳射冷卻和捕獲原子;崔琦,發現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等等等等。
僅僅只是炸藥獎物理學獎金獲得者,就有11個,其他各種獎項獲得者更是多不勝數。
……
在物理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程式設計等領域,不少研究人員開宗立派。
1933年,卡爾·央斯基創立了射電天文學;
1948年,克勞德·夏農奠定了現代通訊理論的基礎;
1964年,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1969年,丹尼斯·利奇和肯·湯普生,研發出了unix系統和c語言;
1980年,加尼·斯楚士舒普,研發出了c++語言。
除了這些理論,1947年發明了電晶體,1954年製作出了第一個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太陽能電池,1962年製造了世界上第一顆通訊衛星testar1,1964年做出了可視電話,1969年發明了電荷藕合元件,也就是d。
可以這麼簡單來說,沒有貝爾實驗室,就沒有現在的電腦、電視、手機和相機等等。
就算有,也會拖後很久。
而貝爾實驗室的成就,遠遠不止說到的這些。
據統計,貝爾實驗室總共獲得了多項技術專利,平均每天產生一個。
在小桑河以前,說是藍星上最偉大的實驗室也不為過,且沒有之一。
改變藍星人類命運的實驗室可能不止一個,但改變次數最多的,恐怕只有貝爾實驗室了。
……
由此可見,網友們對小桑河的評價和期待值有多高。
還真別說,網上真有很多無腦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