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豎起了第四根手指,說到了施肥:
“作物在生長過程中是需要肥料加持的,以後也可以完全透過智慧機器來完成,形似裝載車的機器採用自動駕駛,根據設定好的施肥量,智慧機器透過自身感知作物所在位置,然後進行施肥。”
“此外,為了保證施肥過程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在設定時,人們需要填寫作物名稱和生長階段等等,當然,這一點隨著感測器等等技術的進步,未來肯定可以省去,但短期內只能多次一舉。”
“放入肥料後,智慧機器會自動鑑定成分,保證適用於所設定的作物,並且符合郭嘉綠色農業相關的規定和要求,而且此內容將隨著郭嘉的最新規定而及時更新,全程匯入控制系統內,個人無法進行修改。”
“一套移動裝置,一套土壤分析系統,每個人都可以非常簡便的隨時隨地分析各個地方的土壤,同時還可以非常簡便的分析或者配置正確的肥料。”
陸羽說到這裡,大領導和隨行專家學者們紛紛點頭,在陸羽的描繪里,他們已經可以看到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智慧農場的雛形。
陸羽並沒有停:“在大片的田地裡,難免有各種鳥類採食或者野生動物的破壞,如果全由人工來阻擋,肯定是不合適的,十分浪費人力和時間,也經常會有疏漏,因此也需要農林智慧機器人。”
……
“小桑河研發的普通家用機器人,各位應該都有所瞭解吧?農林智慧機器人就是以此為基礎改版而來。”
“農林智慧機器人可以360度無死角的觀察田地狀況,也包括土地之上、植株以下的區域,根據系統資料對平靜安全時田地的聲音、氣味等進行感知和分析,得到安全資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樣的話,一旦有動物或者其他侵害,農林智慧機器人便會做出反應,在資料庫中搜尋是否有相關的存載資料,進行保護工作。”
“如果有,比如說鳥類,農林機器人則透過模仿人類動作驅趕或者放出聲音來驅趕。”
“如果沒有,則會快速反應,及時反饋到人們的移動智慧裝置上,比如說手機等等,向人們闡釋當下情況,人們根據這些情況來決定農林智慧機器人的下一步動作。”
……
陸羽攤開手掌,說到第五點,收穫:
“收穫對於農業工作者來說,同樣是工作量繁重的一步,在未來,智慧機器的更新換代,同樣可以運用於多種作物和場景,農業工作者的勞動量將大幅度降低,只需要選擇所收割的作物名稱,小麥啊玉米啊稻穀啊等等,智慧機器會自動作業。”
“智慧收割機器會不斷的更新收割的資料資料,系統會給出農業工作者最佳的收割方案,在此基礎上,人們可以根據土地的狀況進行更改和刪減,一切都可以透過移動智慧裝置完成,哪怕人們不在農場或者土地旁邊。”
“在這個過程中,農業工作者可以透過移動智慧裝置實時監測機器是否正常運轉等等,如果有需要更改的地方,隨時可以做出調整,當然了,人工智慧系統會根據資料庫資料和理論資料,綜合分析,提示時給出系統的建議,以便人們參考。”
“更便捷的是,在未來,當作物成熟後,如果正好被菜販或者商場所需,收割好的作物將會立即透過無人機或者自動駕駛車輛,就近送到冷鏈倉庫或者商場之類的。”
“這麼做的好處顯而易見,降低農產品流通的成本,降低農產品的儲存成本,生產端和市場端相結合,最大化的提高效率。”
“同時,也算是提高農業資源的最佳化配置,需求有多大,種植量有多大,哪些農產品供應不足,哪些農產品生產過剩,等等,相關部門都可以及時做出提示,以便農業工作者做出調整。”
……
喜歡攀科技真的好難啊請大家收藏:()攀科技真的好難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