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程亮安排安保人員帶陳小飛他們去園區的接待處,那裡有相應的套房,不比外面的酒店差。
傍晚時分,陸羽邀請陳小飛一行人到小桑鎮上一家老店吃飯。
這家店到底開了多少年沒個具體的數字,反正陸父說他小時候這家店就在了。
炒菜手藝也是祖傳的,味道沒得說。
以前生意一直不溫不火,直到近些年,尤其是陸羽在小桑鎮大舉投資以後,生意才慢慢紅火起來。
尤其是在材料園上班的一些員工,時常出來到這裡聚餐,相比於園區食堂的營養餐,這裡的菜餚更具特色。
老店並不賣瓶裝酒,要麼是客人自帶,要麼是當地一家小酒廠,甚至不能說小酒廠,只是一個小作坊,釀造的米酒和果酒。
跟那些好酒比起來,味道可能要差點,但甚至純糧食或者水果釀造,別有一種醇厚。
老店的老闆,既是老闆,也是大廚,服務員過來跟他說陸羽過來吃飯的時候,放下廚具便出來迎接。
小桑鎮總共也就芝麻大點地方,但凡早上發生點大事,下午大部分人就知道了,更不用說陸羽的公司在鎮上搞那麼大動靜,想不認識他都難。
老闆是個憨厚的中年男人,矮胖矮胖的,身形讓人一看就聯想到廚師。
熱情的招呼陸羽等人進入雅間,表示等會兒肯定拿出看家本事,絕對讓陸羽他們滿意。
……
對陳小飛這樣的吃貨來說,這無疑是一頓頂級大餐,吃得是讚不絕口。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陳小飛是頂級吃貨,錢卓然和朱展弘自然也差不到哪去。
幾人此前在橫店的時候,沒事就開車四處找特色美食,不敢說把橫店附近的美食吃了個遍,至少也吃了個七七八八。
雖然這家老店也是典型的川蜀特色,麻辣少不了,但對於頂級吃貨來說,卻更能滿足味蕾。
酒菜下肚,氣氛也慢慢熱絡起來。
陸羽和陳小飛是好久沒有聚在一起胡吃海塞,順帶拼酒,這會兒較起勁來,兩人互不相讓,酒意上頭,侃起來更是沒邊沒跡,互揭彼此的中二老底。
錢卓然和朱展弘見陸羽並不像他外在身份看上去那麼難接觸,也漸漸加入其中。
兩人估摸著家境應該和陳小飛差不多,雙商線上,待人接物自是和煦周正。
再加上有酒這個男人之間建立友情的最佳媒介,旁邊還有幾個胭脂紅粉充當天然潤滑劑,偶爾恰到好處的插嘴點綴一二,氣氛當然好到不行。
……
談笑間,說起了他們投資的這部電視劇。
原來錢卓然和朱展弘也和陳小飛的觀念一樣,認為現在爛劇太多的原因,不是因為沒有好演員、沒有好導演、沒有好劇本。
而是因為一個劇組插手的人太多,資方有資方的要求,導演有導演的思路,大牌演員有大牌演員的想法,各方都有各自的利益訴求,唯獨沒人考量編劇的本意。
他們都覺得,一個好故事,一個好劇本,才是一部好劇的基礎,沒有這個,其他的說再多都是花花架子,外觀可能好看,但核心實在乏味,沒有值得品鑑的地方。
他們三個可謂是臭味相投,既然改變不了行業大環境,那就自己投資,建自己的劇組。
他們的劇組就一個宗旨,一切以劇本為中心,導演可以有自己的創作思路,但都必須和編劇商量。
在他們這,導演別扯什麼藝術創作和光影追求,演員也別扯什麼自己覺得,都老老實實按照劇本來。
如果不行,那簡單,直接換人。
反正在他們的劇組中,導演也不是什麼名導,演員也不是什麼大咖,更加用不起流量大牌藝人。
都是些本身具有一定實力,但身價和費用相對適中的演員,更多的則是在影視圈邊緣徘徊的老人,或者剛進入圈子、沒什麼光鮮履歷和背景的新人。
這樣的劇組,離了張屠夫,難道還能吃帶毛的豬不成?
……
陸羽倒是頗為認同他們的這種觀念,覺得只有這樣,各方踏實用心,圍繞一個好故事好劇本,才有可能拍出來有嚼頭的東西來。
陳小飛吃著菜也不含糊,說你認同有個毛線用,還不如來點實際的,下部電影或者電視劇有機會來親自客串客串,如果鏡頭能多點,那就更完美了。
陸羽可還沒到酒意上頭亂答應一通那份上,當即搖頭,表示沒興趣接這話頭,如果你真想找人客串,鄧強的電話你有,自己跟他掰扯去,反正這種事,我陸某人是絕不參與的。
陳小飛一時不知該什麼才好,上回拿“想擁抱大海,最好的方法就是換上泳衣”這一套理論忽悠了一頓陸羽,看來這次要換個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