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裡,外骨骼好像很高階,很酷炫。
其實在現實中某些領域,想象和憧憬中的酷炫外骨骼,差不多隻是搬磚工具。
舉個簡單的例子,福特汽車,沒人會不知道吧?
福特旗下的車輛裝配線上,有一個很簡單的工作,擰螺絲,底盤等各處的螺絲。
這個工作需要員工使用工業級的電鑽機,站在汽車底盤下方,將電鑽機舉過頭頂,才能把螺絲固定到框架內。
這個動作,一個擰螺絲的員工每天大概需要做500次以上,這種簡單但是有一定強度的重複勞動,很容易讓員工患上腰肌勞損。
後來福特公司向一家叫eksobionics的公司下了一批訂單,專門打造了一批特殊的工作背心:
它的主體是一塊金屬背板,由兩側的肩帶和腰間的環形臀帶所支撐,與之相連的管狀支架從後背一直延展到雙臂兩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不是很眼熟?
是的,這就是一套極為簡易的外骨骼。
自從使用這批工作背心,擰螺絲的員工工作起來輕鬆了許多,工作效率也更快,e,大概每天可以多擰一兩百顆螺絲吧。
不僅保護了工人,提高了效率,還可以避免出現工傷這種醫療賠償,對員工,對企業來說,都是好事一件。
所以看到效果的福特公司,到現在為止,這種工作背心已經擴大到福特在全球很多地區的工廠中。
……
除了福特,豐田、寶馬、波音等等公司的工廠中同樣有使用。
作用也不僅僅只限於最初的擰螺絲,還擴充套件到焊接、檢測等等範圍。
事實上,這種極簡易的外骨骼,不止工廠範圍內可以使用,生活中,但凡是那麼需要舉起手臂、並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工作的人,都可以使用。
比如要肩扛巨大器材的攝影師,精密儀器維修的電工,甚至是餐廳的廚師,搞基建的一線民工等等,他們都或多或少存在手臂和肩部肌肉的勞損,甚至會蔓延到背部和腰部,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
只是限於簡易外骨骼的高昂成本和靈活性低,所以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才不常見。
除了工業生產上的應用,在醫療方面的應用不需要多說了吧?
截癱患者或者其他行動不便的病人,都能夠獲得重新站立或者步行康復訓練的能力。
但動輒幾萬美刀甚至十幾萬美刀的價格,實在不是普通家庭和個人能夠負擔得起的。
這也導致大部分外骨骼製造公司的銷售目標,只能集中在大型康復中心、醫院或者工廠。
……
兩天後,薛皓遠和陸羽彙報過後,組建的核心團隊,開始第一次設計外骨骼。
仿生機器人的研發工作沒停,依舊由薛皓遠管著,所以他顯得比以前更忙了。
好在仿生機器人那邊基礎研發工作都進行得差不多,剩下的無非是訓練改進、再訓練再改進,否則,他還真忙不過來。
薛皓遠這次挑選的團隊,都是機器人研發團隊的好手,這些人聚在一起,沒幾天便理清整體思路。
外骨骼因為會內建大量的檢測感測器和液壓裝置,如果不想拖著一根電線走來走去,唯一的辦法只能是自帶電池。
而現在市面上的電池組,僅僅只能堅持數個小時,這極大的限制了戶外的行動範圍。
失去了供電系統的外骨骼,和一堆廢鐵沒什麼區別。
外骨骼又不像電動車,在有限的可攜帶體積下,堆電池組的做法肯定行不通。
所以薛皓遠他們一上來,直接推翻了機器人的設計思路和方案,從材料上便精挑細選,以求做到輕量化設計外骨骼。
只有使用更輕的材料,更緊湊的造型,再引入公司的人工智慧或者智慧程式,讓機械支架更精準的識別人體動作,從而降低整體能耗,提高續航能力。
……
喜歡攀科技真的好難啊請大家收藏:()攀科技真的好難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