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都是女生衣服和飾品,真的賣得出去麼?
事實證明,賣得出去,而且銷量還行,並不拉垮。
陸羽忍不住會思量這背後的商業邏輯,想來想去,怎麼也想不明白,於是換了個思路,從行為學方面入手,想想那些男的為什麼會買。
不得不說,還是有那麼點小收穫。
不過究竟是不是他想的那麼回事,陸羽也沒有去驗證,反正他覺得他是悟了。
……
十一月初的時候,鄒周到底還是剪輯完了她和幾個同學忙碌一個假期的紀錄片。
上次她蹭熱度的時候,說月底釋出,但剪好成片看過一遍,她並不是很滿意,所以又整理素材,重新剪輯了一次。
為此,她的微博下,已經聚集了很多人,一直在催促。
畢竟,鄒周當初說她的紀錄片完整記錄了全息投影和仿生機器人的研發始末,這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網友。
本來她是想把最終成片發給陸羽看看再發布的,但被催得實在有點鬱悶,剪輯完看過幾次後覺得沒問題,索性也就直接釋出了出去。
身為電影學院還在讀的一名學生,還沒畢業,鄒周自然是沒有舉辦什麼釋出儀式的,何況紀錄片只是她們的畢業設計,沒有任何盈利的考慮。
所以釋出倒也比較簡單,直接上傳影片平臺,微博上轉發一下訊息。
她微博下期待已久的網友們,迅速順著網址去看完整記錄片。
陸羽在書房看書的時候,也接到鄒周的通知。
非常好奇,想看看大導演把自己剪輯成什麼樣,他可是記得好幾次都被鄒周拍到了不那麼光鮮的形象。
萬一都被她剪輯進去,豈不是很影響自己才樹立起來的大佬人設?
……
開啟電腦,點開網址,陸羽一眼便看到封面,那是他在園區小山坡的涼亭裡,俯瞰整個園區的側影。
不得不承認,這畫面構圖,還是有幾分水準的,至少看著像那麼回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就是記錄片的名字有點拉垮,科技狂人。
其他人看到是什麼感受他不知道,反正他是有點尷尬。
用了兩個多小時才看完整個紀錄片,單從敘事結構、影片風格和剪輯手法來說,陸羽相當大方的給鄒周評了個7分。
不錯了,看來在學校裡還是學到了很多真本事。
至於內容,陸羽撓撓頭,本人利益相關,不予置評,匿了。
陸羽可以說匿就匿,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但其他看記錄片的人則不一樣,看完一肚子話想找人說說,他們迅速在微博裡聚集,開了話題,討論紀錄片的細節。
這些關注紀錄片的網友們,本來就對全息投影和仿生機器人極其感興趣,在紀錄片裡看到當時很多的研發細節。
說研發也不準確,準確來說是初期測試,鄒周她們可一直沒有被允許進研發部門拍攝,只在單獨測試間拍攝過。
但就是這些初期測試,也讓網友們看得相當過癮。
尤其是紀錄片後半段,鄒周全程跟著宣傳片拍攝團隊一起,也記錄下宣傳片誕生的始末,也讓網友們瞭解到更多細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