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什麼困難攔在小桑河公司面前?
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想來想去,以他們所瞭解到的全部資訊來看,恐怕小桑河公司現在的短板,也只剩下製造成本了。
在他們眼中,陸羽說的續航時長根本就不是問題,普通家用機器人,又不會長時間在戶外使用,考慮什麼續航?
家裡不能隨時隨地充電麼?
等小桑河公司徹底解決了成本高昂的問題,一旦正式進入市場,只怕以他們現有技術實力推出的產品,別的公司基本上不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競爭壓力。
也就是說,現有的家用機器人制造公司,他們的生存空間必然會受到影響。
哪怕他們依舊能佔有不少原有市場份額,但至少不會像現在活得這麼滋潤,有的蠢萌小圓盤居然敢賣幾千塊,成本才多少?
得出這個結論,這些研發家用機器人公司的人,無不沮喪,暗歎前景灰暗,這就是技術帶來的差距。
同樣都是家用機器人,如果價格相差不大的話,消費者選擇哪一種產品,想都不需要想。
現在對這些公司來說,唯一的好訊息是,小桑河公司的成本過高,短時間沒有降下來的可能。
即便降下來,也不可能降到幾千的價位,諸多硬體成本擺在那,即使不算研發成本和運營成本都不可能。
打個比方,小桑河公司的機器人就相當於手機界的水果公司。
它的產品效能、技術特點和優勢,註定它只能站在行業內的高階消費市場。
……
水果手機橫空出世之後,的確很多做功能機的小廠家倒閉,但也有很多生產廠家存活了下來,還活得比以前更滋潤。
他們這些家用機器人的公司,就像當初那些做功能機的小廠家。
萬幸的是,他們比當初那些做功能機的小廠家好的多,還有足夠的喘息時間,來做好準備,鞏固抓牢低價市場,或者尋求公司轉型。
投入資金、研發同等水平的技術,這樣的事情他們幾乎完全沒考慮過。
雙方的技術差距,不是一點半點,甚至可以說得上是有代差,還不止一代。
單是機器人技術就已經這樣了,更不用說還有機器人控制系統和人工智慧。
雙方這麼大的技術差距,讓他們怎麼追?
即便尋求到融資,提供足夠的研發經費,但缺少相關人才,這樣的技術鴻溝也讓他們想想都覺得絕望,可以洗洗睡了,做夢追趕豈不是更快?
家用機器人行業,可謂一時間,愁雲慘霧。
……
當然了,世事並無絕對,並不是所有的家用機器人公司都如此悲觀。
也有一些本身技術實力尚可的公司,在即將面對行業劇變這樣的危機中,嗅到了一絲崛起、擴大規模的機會。
危機危機嘛,危險越大,意味著機會越大。
小桑河這樣的公司入場,家用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勢必會迅速擴大,能不能在這個過程中跟著吃肉喝湯,就全看各自本事了。
像國內幾大手機廠商,不就是抓住了智慧手機市場規模擴大的機遇,才全面崛起的嘛。
看看別人,再想想自己,完全可以照著這個路子走走看嘛。
前路已經有人探過,而且證明可行,眼下就看自己能不能跟上節奏不掉隊。
……
家用機器人行業大半愁雲慘霧,但工業機器人制造類公司卻恰恰相反。
他們不僅沒有感到焦慮,甚至還從中看到了無比巨大的商機,看到了工業製造機器人騰飛的希望。
陸羽展示出來的機器人技術,縱然比他們領先許多,但也從側面向資本、向市場,證明了一件事情:
在現有硬體條件下,肯定能製造出適用於大規模工業生產的機械臂。
工業生產機器人和機械臂發展已經很多年了,到現在為止,為什麼一直沒有大面積推廣開來、只在小範圍內使用?
除了初期投資成本高以外,更重要的,是技術還非常不完善,只能替代一些簡單的重複性體力勞動。
僅僅這兩點,幾乎是行業裡的一個無解的悖論,稍一複雜、精度稍一提高,成本自然無可避免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