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久,先前離開的那個工作人員,跟著一個五十來歲的人走了過來。
透過交談,陸羽知道這位姓李,是水木大學的教授,天機晶片的研發他有深度參與。
陸羽對晶片設計這一塊,並不是太擅長,於是請教了李教授很多相關方面的問題。
尤其是關於天機晶片有沒有可能執行更多類腦演算法這一問題,兩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儘管在晶片設計是弱項,但在演算法上,陸羽自信藍星上大概沒人能比得上他。
小靈現在的演算法中,也包含了很多類腦演算法,只是礙於商用晶片新能,不能完全發揮作用。
如果天機晶片真的能同時執行這些演算法,那麼小靈的智慧程度,還將再提高許多。
兩人交談的時間不算長,李教授還是從陸羽的話裡,發現這個年輕人,在智慧演算法上的水平相當高,心裡不斷思索這個人是誰。
按說,這種水平的人,在國內網際網路屆,不應該是如此籍籍無名,他幾乎連名字都沒聽說過。
陸羽透過李教授,知道了他想知道的資訊,判斷天機晶片根據實際需求改進改進,應該能用於超算中心。
禮貌的和李教授告辭,說之後會到水木大學拜訪。
李教授也客套一番,給陸羽留了名片。
……
意外找到提高超算中心算力的晶片,儘管不能馬上使用,還要經過研發改進,陸羽依然很高興,走路都有點帶風。
連帶著,覺得參加這次大會也不再枯燥,看會場周邊各種標語也有幾分討喜。
回到酒店,薛皓遠等人發現陸羽心情不是一般的好,好奇的問起原因。
陸羽也簡單說了說,表示小靈的智慧程度可能還會提高。
薛皓遠他們畢竟不是程式猿,對程式設計技術瞭解有限,對此反映不是太過強烈,對他們來說,小靈現在的智慧程度,已經足夠高也足夠用了,再提高,他們也覺得不會太明顯。
換作葛雲聰的話,估計此刻能跳起來。
這就是認知差距帶來的態度差異。
陸羽也沒多作解釋,樂呵呵的跟他們一起做仿生機器人的檢測。
正式亮相之前,做再多準備工作都是應該的。
……
此後兩天,陸羽偶爾去展館逛逛,看看其他公司的成果和產品展示,偶爾去論壇聽聽主講人講述自己的一些看法。
不能說沒有收穫,有時候還是能拓寬一點陸羽的視野。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進行到最後一天,陸羽也早早來到會場,和薛皓遠他們做著上臺前的準備,檢查各種裝置。
主辦方安排陸羽上臺主講的時候是在十點半,很大氣的給他留了一個小時的時間。
陸羽最初知道這個時間安排的時候,心裡是有點慌的,這麼長時間,怎麼才能用完?
他哪來那麼多內容可講?
只是流程都已經定好,陳振宇讓陸羽無論如何想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