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研究園這邊,如此多的研究人員,每天燒那麼多研究經費,也不是沒有任何收穫,除了不斷積累的實驗資料,時不時也會有一兩項小專利。
好在當初申請鹼基基因編輯技術的時候,陸羽就讓劉世昌組建了一個專門的專利申請部門。
這個部門不僅要負責各項專利的申請,還要負責給其他公司或機構授權。
到目前為止,雖然還沒有什麼顛覆性專利出現,但各種小專利也累計申請了200多項。
成功授權出去的不多,獲得的專利回報也少,不過那是因為目前小桑河公司還沒有什麼名氣,專利商用轉化率低,同時數量有限。
只要繼續這麼研究下去,早晚會坐擁海量專利,轉化率也會逐漸升高。
陸羽對此很樂觀,但劉世昌卻恰恰相反。
材料研究園投資巨大,持續投入也巨大,前期各種投資不用說,後續研究人員的薪資待遇和每天的研究經費,都是像河水一樣從公司賬戶上流走。
劉世昌每看一次就心緊一次,對比可憐的專利回報,帶來的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小桑河公司是全靠粉白黛黑公司輸血,而且還遠遠看不到收支平衡的可能,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最關鍵的是,陸羽還在不斷的招聘各種研究專家和研發工程師。
碰到這麼一個頭鐵的、不怎麼考慮公司盈利率的公司老闆,做為實際管理層的老劉,可謂憂思忡忡。
……
有時候陸羽會產生一種錯覺,公司的員工比他這個老闆還熱愛公司,熱愛工作。
比如最早進入河外星雲的周菁,在傳說中的投資部無所事事了很久之後,已經多次跟陸羽提出想換個崗位。
此時又給陸羽打來電話:“陸總……”
陸羽一看是周菁的電話,就知道她想說什麼:
“我說你也真是,沒事做還不好麼?”
周菁:“陸總您仔細想想,投資部前前後後總共有多少工作,除了一開始收購化妝品公司,就只有後來收購特效公司。”
“投資部成立兩年了,滿打滿算才兩次收購,至於投資其他公司什麼的,連影子都沒有。”
陸羽:“後面會有的,等材料研究園這邊出一些成果,遲早會投資入股其他公司,那時候有你忙的時候。”
周菁:“還不知道要等多久呢。”
陸羽:“快了快了。”
周菁:“前幾次您也是這麼說的。”
陸羽:“你跟我交個底,為什麼這麼想換個崗位?”
周菁:“我也想為公司做貢獻嘛。”
陸羽:“少來,別說這個。”
周菁猶豫半天:“最早跟著您進入公司的,就我和劉總、鄧總三人,看看他們,再看看我,他們現在都獨當一面,只有我還在當鹹魚。”
陸羽:“就這?我記得你當初跳槽加入河外星雲,可是因為投行的工作壓力太大,怎麼現在還變著法給自己找壓力?”
周菁:“不想壓力太大和完全清閒是兩碼事,投行是工作強度太高,我加入公司又不是想天天在辦公室划水。”
陸羽:“那你說說,希望換到什麼崗位?”
周菁:“我……我聽陸總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