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原材料、種植基地和加工中心等等,可以抵扣一定數目的增值稅,但真的不算多,利潤太高。
綜上所述,粉白黛黑公司繳納的稅收,差不多是營業收入的一半左右。
公司近幾個月還大力投資種植基地和加工中心,加上公司的運營成本、人力成本等等,資金有限實屬正常。
……
但這些情況,普通人根本不關注啊,只看到亮眼的營業收入。
《南方商刊》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忽略了這方面的內容。
不過倒是把粉白黛黑公司投資的十三個種植基地和加工中心說了一遍。
這些都是在和當地官方簽訂投資合同時有過當地新聞報到的,儘管關注的人不多,但只要稍稍查一下,還是能知道的。
羅列了這些投資,《南方商刊》開始大段的分析。
從6月份開始,粉白黛黑公司的面膜和沐浴露產量和銷量基本上沒變動過。
只在8月份推出防皺去皺的新產品無啟液,貢獻超過三分之一的銷售收入。
經過半年的準備和規劃,解決原材料供應鏈問題,預計會在來年擴大生產規模。
還分析猜測粉白黛黑公司產量上來之後,來年可能會有出海的計劃。
……
別人怎麼看陸羽不知道,反正他在網上看到這篇新聞報到的時候一陣膩歪。
明明現在網際網路上的鍵盤俠就比較多,沒問題都要到處找點問題出來,然後大喊一聲鍵來。
就不能讓他安安靜靜的賺錢嗎?
這個《南方商刊》也是,國內那麼多優秀的公司不去關注,逮著他一家化妝品公司有什麼好說的?
還花那麼多篇幅,資料恨不得比鄧強的工作報告還詳細。
陸羽可沒讓他們搞宣傳,又沒給他們飯恰,那麼賣力做什麼?
非要把公司置於眾目之下,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
收了競爭對手的紅包?
……
事實也證明陸羽的預料沒錯。
這篇報到流傳出去沒多久,網路上開始了一波節奏,說起粉白黛黑公司的稅務問題。
甚至還有很多人稅務機關和相關部門。
陸羽想都不用想,也知道是一些競爭對手的手筆。
畢竟說實在的,在國內,稅務問題經得起細查的公司真的沒有多少。
無論大小公司,都或多或少的有點稅務問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合理避稅,也是常態,屬於允許範圍。
這往往成為競爭對手利用的地方,帶波節奏,搞臭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