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不足是工作地點有點遠,在西域的植物研究園。
劉世昌點頭答應,又說起普通研究員的招聘,其中大部分都是應屆畢業研究生,或者剛畢業一兩年。
這些人學歷方面沒問題,就是沒什麼實踐經驗。
不過陸羽不是很在意,植物研究園的第一個專案自己會參與,後面招聘的主管也是多年的研究經驗,帶帶他們就好了。
經驗都是慢慢積累的,沒誰是天生就有的。
西域那邊的建設基本停了下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天氣寒冷,根本不適合戶外作業。
要等到開春之後,才能繼續後面的施工。
總的來說速度還是很快。
……
陸羽離開河外星雲,到樓上的雲漢科技。
葛雲聰這邊一直進度不錯,除了兩個比較複雜的模組外,其他的現在已經在進行最後的測試。
從特效公司抽調來的特效製作人員,也參與到實際測試當中。
也很簡單,用新開發的這套軟體製作一段複雜的特效影片,這個過程中就能發現某些問題。
說到特效軟體,就不得不提一句重組整合後的特效公司,名字是其中一家原來的名字,幻創數字。
重組整合後,陸羽和陳小飛都按股份重新注了一次資,用來採購新的硬體裝置、招募特效製作師等等。
目前公司還沒有承接任何一個專案,主要還在磨合整個特效製作團隊,讓他們熟悉新的軟體。
透過跟這些直接從業者聊天,陸羽才知道,實際情況遠遠沒有他看資料瞭解的那麼樂觀。
毫無疑問,最近些年國內市場對特效的需求和投入在不斷擴大,看起來,特效行業似乎到了一個更好的時代。
然而真實情況卻並非如此,可以用內憂外患來形容。
……
先說外患,受限於國內整個電影行業發展的時限和水平,我們在特效製作方面,和國外頂尖水平確實有著明顯的差距。
尤其是燈塔國的好萊塢,特效技術領先至少10到15年。
雖然國內有著一群敢於死磕、不怕露拙的特效師,但是僅憑他們,特效水平進步也非常有限。
而伴隨著國內特效需求的增加,電影產業的繁榮,國外大批特效公司紛紛進入國內市場。
不說燈塔國,就是棒子國,英國,澳洲等都有眾多特效公司,到國內來淘金。
維塔特效接了《動物世界》專案,數字王國接了電影《邪不壓正》,等等等等。
而且由於缺乏相關貿易保護,因為他國更優惠的地方政策,國內不少專案都拿到國外去做。
比如棒子國,影視製作團隊只要去首爾,官方會幫忙聯絡特效公司,甚至補貼雙方差價,片方只出價800萬,棒子國特效公司報價1000萬,官方就補貼200萬。
曾經一度,國內特效大片大部分都拿到棒子國去做。
而另外一些特效行業發達的國家,加國,英國,新蘭國都有官方力量主導,加國甚至可以達到40的返稅。
眾多國外特效公司的到來,市場競爭本來就加劇,再加上這些原因,導致專案外流,國內特效公司的處境也就更加艱難。
……
喜歡攀科技真的好難啊請大家收藏:()攀科技真的好難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