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cas9技術出現以後,以國內和燈塔國為代表,都在官方政策上給予了大力支援。
國內在2017年,也就是今年4月,印發了《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點明發展“新一代基因技術”。
因為這項技術不僅僅可以用在植物上,更可以用在動物和人體身上。
其實到目前為止,轉基因技術應用已經比較廣泛,只是平常大家都沒注意罷了。
轉基因農作物除了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等四大作物以外,還包括了甜菜、木瓜、茄子、馬鈴薯、蘋果等等。
到2016年末,全球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從1996年的170萬公頃,增加到了1.851億公頃,是110倍。
21年間種植面積累積達到了21億公頃。
另外在醫學上的應用也比較多。
簡單的例子就是轉基因疫苗,這種疫苗比傳統疫苗安全性更好,生產成本更低,能更大批次的生產。
比如在防治乙肝方面,傳統方法曾一度陷入困境。
直到各種轉基因乙肝疫苗的出現,才在乙肝病毒的防治中,取得了不錯的進展,發揮這日益重要的作用。
除了轉基因乙肝疫苗,宮頸癌hpv疫苗也是轉基因技術的產物。
而正在研製的還有艾滋病hiv疫苗、腫瘤疫苗、通用流感疫苗等等,都是依賴轉基因技術。
毫不誇張的說,轉基因技術正在讓我們越來越健康。
……
新一代的轉基因技術,也就是基因編輯技術,市場非常廣闊。
單單是作為精準醫療的分支,市場就可以達到上千億美元級別。
湧現出了很多上市和私營基因編輯公司,以國外居多。
研究使用範圍也都在醫學和農業兩大領域。
不過這些公司在醫學領域的基因編輯研究,都避開了“人類胚胎基因編輯”這個雷區,將基因編輯限定在人體內的各類疾病。
這也是目前基因編輯行業的底線,不能用於人體胚胎,任何對於生殖系的基因編輯都是不負責任的。
這是存在改變種系的倫理問題和社會問題。
可以想象,一旦生殖系的基因編輯被不負責任的展開,若干年後,醫院會不會推出“定製完美嬰兒”專案?
會不會推出500萬把你的孩子變成金剛狼之類專案?
或者因為生殖系的基因編輯直接創造一些種族?
再者,基因治療和預防,再到基因修飾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
一旦突破基因編輯技術,就不可避免的被用來改善個體能力,比如專注力、智商等等。
讓人有機會來改造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進化為“新人類”。
這會產生巨大的社會問題,所以才會有這個底線。
……
在陸羽看來,目前的基因編輯技術,到真正的基因編輯,還是天差地別。
但這種紅線卻也是十分有必要,至少在藍星人類擁有星際能力之前,不應該研究。
任何一丁點的技術突破,就可能造成人類整體社會的進一步割裂。
因為任何新技術才出來,成本都會非常高昂。
這就意味著只有富人才可以享受到這些技術進步,向“新人類”邁進。
社會矛盾、階層矛盾就會無法避免的加劇。
陸羽現在也沒想去研究真正的基因編輯,除了前面這些原因外,還因為技術和裝置問題,更因為初級科技資料中也只有極少的部分技術。
……
說回到陸羽即將進行的轉基因植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