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元朝在雪區有駐軍,並且清查雪區各地戶口,建立驛站,以及保證驛站交通的烏拉差役制度,保證對雪區的統治和政令推行。
明取代元之後,在法理上繼承了對雪區的統治權。
然而很遺憾的是,有明一朝,在雪區的統治地位是弱化和倒退的。
儘管明朝政府也採取了許多措施,比如封法王,設宣慰司、招討司、萬戶府、千戶等來加強統治。
不過這一系列職位授予物件都是雪區本地人。
最重要的一點,明朝自始自終都沒有能夠在雪區駐軍。
或許有人會舉例一大堆雪區人物,去明朝京師朝貢的事例來反駁。
這也是事實,無可否認。
但實際上是宗主國冊封,加上貢市羈縻政策,更多的是在名義上統治,而雪區自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
最後一個王朝,在雪區建立“金瓶掣籤”制度,設立駐藏大臣,控制司法權。
在廓爾喀王國入侵雪區的時候,福康安率軍將入侵的廓爾喀人趕出了雪區,並直取廓爾喀王國首都。
最後由於孤軍深入水土不服,損失頗重,才接受議和。
到了晚清時期,有個叫森巴的小部落,在英國殖民者的支援下,控制了整個克什米爾地區不說,還出兵佔領了拉達克。
至此還不夠,更是以拉達克為跳板,直接入侵雪區的阿里地區。
當時的駐藏大臣組織官兵,藉著地形優勢,以少勝多,乘勝追擊,收復了拉達克。
不過因為戰線過長,糧草不足,撤了回來。
但就算如此,清軍也收復了大量領土,至今仍在我國的管轄範圍內。
你可以不喜歡它,但是也不能否認它的功績。
……
即便是在那個王朝末期,依舊有左宗棠遠赴千里收復西域。
軍閥混戰時,依舊有北洋名將徐樹錚收復外蒙。
尤其是左宗棠,國家內憂外患之時,大將籌邊人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陸羽熱愛華夏,除了其他很多原因之外,更因為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也有捨身求法的人。
這些人都是華夏的脊樑。
每當華夏危急的時候,從不缺奮進者,總有一群人挺身而出,前赴後繼,站出來挽亡救危,讓它重新屹立。
所以陸羽有多熱愛華夏,就有多不喜歡那群蠻夷、紅毛番的後裔。
雖然可能有點狹隘,但陸羽沒準備改。
這和理智無關,就是單純的出於個人情感。
看到港島迴歸20週年新聞,陸羽的思緒飄得有點遠。
……
喜歡攀科技真的好難啊請大家收藏:()攀科技真的好難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